1. 前言
断奶前后仔猪的副猪嗜血杆菌病,又称格拉氏病(GLÄSSER’s Disease, GD),由副猪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suis, Hps)感染引起,通常是给养猪场造成经济损失的重要原因之一。通过敏感的抗菌素治疗或/和疫苗免疫是控制副猪嗜血杆菌病的重要手段,但是应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存在很大的局限性,首先是副猪嗜血杆菌耐药性问题越来越严重;第二,抗生素往往需要非常高的剂量并在发病早期应用才能达到效果,在生产实践中,往往很难准确掌握合理的剂量,而且副猪嗜血杆菌感染引起脑膜炎和关节炎,抗生素通常很难到达这些部位,因此治疗效果通常较差;第三,抗生素大量应用带来严重的药物残留问题;最后,对于慢性格拉氏病治疗的时间和剂量更难于把握。近来,各国学者和养猪业者对副猪嗜血杆菌病疫苗免疫的方案进行了各种试验[1,2,3,4]。本研究的目的是了解在发生严重副猪嗜血杆菌病的猪场同时对母猪和仔猪应用海博莱副猪嗜血杆菌疫苗-喜副安对断奶后仔猪死亡率的影响。
2. 材料与方法
本研究在菲律宾一个1200头基础母猪的商品猪场进行,该场采用分娩-育肥单点生产模式,仔猪28天断奶后转到保育舍直到10周龄。该场断奶后5-8周龄仔猪在几个月时间内死亡率较高。剖检发现纤维素性多发性浆膜炎、关节炎和肺炎。从呼吸道和其它脏器分离到副猪嗜血杆菌,确诊为副猪嗜血杆菌病。为降低该病造成的损失,从2005年1月起,我们在该场采取了新的免疫策略,即在母猪和仔猪同时应用喜副安HIPRASUIS-GLÄSSER。母猪首先普免一次,3周后再免疫一次,以后每6个月加强免疫一次,同时仔猪在7天和21天免疫两次。实施本免疫方案后7个月时间里,记录保育舍(4-10周龄)仔猪的死亡率情况。
3. 结果
在该猪场实施母猪和仔猪群同时免疫喜副安方案后,保育舍内仔猪死亡率逐渐下降,到2005年8月下降到仅为2.49%。死亡率下降同时发病率也逐步下降。当免疫过喜副安HIPRASUIS-GLÄSSER的保育猪转入育肥舍后临床上未发现副猪嗜血杆菌病症状。此外,育肥猪死亡率(10周龄到屠宰)在整个观察期内保持恒定(4%),不受是否在保育阶段免疫喜副安HIPRASUIS-GLÄSSER的影响。育肥猪死亡率不变的原因很可能是其死亡率主要是由副猪嗜血杆菌以外的其它病原引起的。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