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那么慢性型猪瘟有什么特点呢?
樊福好:慢性猪瘟分为两种类型:
临床致死型:出生后的仔猪反应迟钝、衰弱、食欲反常、咳嗽、腹泻及消瘦,病程30天以上。中途会出现临床好转期(回光返照期),但最终以死亡告终。
繁殖失败型:母猪正常或短暂发热。产死胎、畸胎、木乃伊、流产、新生猪高死亡率。先天性畸形包括小脑发育不全、畸形、小头、肺发育不全以及与小脑发育不全有关的先天性震颤。
慢性猪瘟产生的原因:1、猪瘟弱毒株感染;2、残余毒力的疫苗与血清共同注射,或兔化毒增强;3、猪机体免疫力不足。
记者:针对以上情况,我们是否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 超前免疫(初乳前免疫)非常有害,容易造成免疫耐受现象;
2、 怀孕期对母猪免疫猪瘟弱毒疫苗也应该被禁止,否则容易造成仔猪出生后对疫苗接种的无反应性。
樊福好:可以这么说吧。
记者:那么正确的猪瘟疫苗接种策略到底如何呢?
樊福好:要回答这个问题,一定要澄清如下一些事实。
首先,疫苗并不是万能的。古巴1993年经历了20年没有猪瘟发生的再次爆发,原因是疫苗中含有的Margartita毒株(1.2群)引起。1969年以来,我国21家生产猪瘟疫苗的药厂,已有12家出现过13次疫苗带毒事故,主要原因是使用乳猪肾细胞作为生产疫苗的原材料,猪源细胞带毒是非常能够危险的。农业部甚至在1981年也曾经对广东省生物药厂猪瘟疫苗带毒事故进行过调查(1987年以后,由于“科技的进步”,此类事故未见报道)。
其次,滥用疫苗会造成机体免疫功能的紊乱状态,会造成强毒和疫苗毒的共感染状态。这些强毒一旦感染其它易感猪群,猪瘟的爆发就不可避免了。
第三,长期使用抗生素,肠道正常菌群受抑制,从而使有益微生物对维生素k、维生素B族合成能力受阻,引起B淋巴细胞增殖受抑制,同时导致颗粒细胞减少症,由此导致机体贫血、肾脏损伤,生长发育不良,免疫功能受抑制。“加药保健”也是导致猪瘟苗效果大不如从前的一个重要原因。
但日本也发生了1980年在北海道到九洲宫奇县发生猪瘟后扩散至全国这样的事件。
以上这些事件都值得我们深思。
研究发现,低毒力毒株与弱毒疫苗毒株在抗体的产生能力上是不同的,前者不产生明显的血清中和抗体。采用检测-清除法,可以保证不存在隐性感染猪的存在。
理想的猪瘟疫苗接种策略是:“一生一次,足矣!”。
记者:什么是检测-清除法呢:
樊福好:后备公、母猪:100日龄左右接种一次,接种4周后检测抗体,阳性,留做种用;若阴性,再次接种,检测后若抗体再次表现为阴性,则淘汰;必须保证免疫接种的成功,保证免疫记忆细胞的产生,保证继承免疫的顺利发生。此方法全区域(一个国家或一个省)统一实施,依据实施情况,数年后则同步停止疫苗注射。
其它猪群:为保证净化措施的实施,建议取消接种。
当然,对于生物安全工作做得扎实的大型猪场,完全可以停止猪瘟疫苗的接种程序。
记者:这种方法有没有成功的先例呢?
樊福好:美国联邦的猪瘟清除计划开始于1962年,最后一例爆发在1976年,时间长达15年的时间。日本也有成功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他们只用了3年的时间。
相信,采用上述“一生一次,足矣!”的疫苗接种策略,中国净化猪瘟的目标指日可待。因为现在的技术比以前强多了,呵呵。
记者:谢谢樊老师接受我们的采访,对于猪瘟问题,我们终于有了耳目一新的感觉。看来疫苗只是一个工具而已,采取什么样的策略才是更重要的。
责任编辑:陈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