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频道

主页 > 技术 > 猪·库 > 种猪运输生物安全要立足“本手”,炼成“妙手”——PIC种猪运输全过程生物安全管理·研讨会圆满收官

种猪运输生物安全要立足“本手”,炼成“妙手”——PIC种猪运输全过程生物安全管理·研讨会圆满收官

作者:王恩慧来源:猪易公开课时间:2022-06-10 11:19点击:


(王恩慧 猪易报道)有种有未来!种猪养猪生产的核心,被视为生猪产业“芯片”。高生产性能的种猪对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断奶和育肥成本至关重要。做好种猪运输生物安全管理,防范运输环节的风险,将有助于维持猪群健康,保持其高性能生产,从而提升猪场盈利能力。

运输生物安全十分重要,不能让高健康种猪在运输环节被感染。”2022年6月8日晚,在PIC®种猪运输全过程生物安全管理·研讨会第三期直播中,PIC亚太区健康保障总监姚建聪表示,这也是举办本次研讨会的意义所在。

生物安全是防御疾病最重要的手段,PIC的生物安全文化,也早已深入人心。PIC®生物安全体系涵盖全面的外部和内部风险因素,其中,运输生物安全是十分重要的一部分。PIC健康保障团队,跟技术服务、供应链运输团队合作,把知识和经验,结合实践,形成了PIC®种猪运输全过程生物安全管理研讨会的系统的内容。

作为本次研讨会的收官直播,PIC®种猪运输全过程生物安全管理·研讨会第三期直播,再次由PIC 4位讲者:PIC亚太区健康保障总监姚建聪、PIC中国母猪场服务经理张明辉、PIC中国健康保障兽医吴开和PIC-首农种猪健康保障项目经理李新伟,联袂主讲,详细介绍了PIC对隔离舍的生物安全要求,隔离舍的设计和饲养管理要求,以及隔离期间的猪群健康管理等主题,为本次研讨会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PIC对隔离舍的生物安全要求

在姚建聪看来,隔离舍通常是一个农场最后的防线,特别是在有生产猪群,需要常规引入后备种猪的情况下。目前隔离舍的作用尚未受到足够的重视,实际上,使用隔离舍,能够成为后备引种运输风险减除的重要手段。

在报告中,他阐述了隔离舍的作用,PIC对隔离舍的生物安全要求,并结合生产实践,举例介绍了常见的几种隔离舍设施。

基于PIC®生物安全体系,姚建聪强调,生物安全是一个全面的体系,需要有重点地做好PIC全面生物安全体系涉及的各个方面,不能留短板,不能顾此失彼。正如这两天上热搜的高考作文题的关键词“本手、妙手、俗手”,只有对“本手”理解深刻,才可能出现“妙手”,否则,难免下出“俗手”,水平也不易提升,PIC全面生物安全体系就是基础的“本手”,需要深刻理解,扎实做好每一个环节、每一处细节,力戒“俗手”,千锤百炼方得“妙手”。

PIC对隔离舍的生物安全要求印证了上述观点。实践证明,非洲猪瘟发生以来,PIC®始终坚持所有的猪场必须有合格隔离舍,所有引入的猪只必须在隔离舍隔离监测至少30天,健康后才能入群。这一生物安全的底线坚持,多次挽救了PIC®猪场和一些PIC®客户猪场,避免了经济损失。


PIC亚太区健康保障总监姚建聪分享:PIC对隔离舍的生物安全要求


隔离舍的设计和饲养管理要求

种猪运输,始于车辆的准备,直到在目标猪场安全成功地卸载种猪,仅仅是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功。接下来的隔离期作为过渡时期,也需要做好饲养管理等工作,才能实现种猪的最大化利用。

针对隔离舍的设计和饲养管理,PIC中国母猪场服务经理张明辉的报告,从3个方面展开:一是,隔离舍的设计要求和具体的数据参数,包括采精栏的设计、公猪调教物资准备和光照要求;二是,种猪隔离期间的营养计划;三是,种猪隔离期间的饲养管理要求。

 

PIC中国母猪场服务经理张明辉分享:隔离舍的设计和饲养管理要求


隔离期间健康管理

隔离期间种猪的健康管理,分为两个部分:准备工作和隔离期间健康管理的关键点。

在第一部分的报告中,PIC中国健康保障兽医吴开首先指出,引种成功的关键,在于运输路途风险的规避,以及到场后隔离期间的防止交叉,而后者的重点是隔离舍的分区以及人员的管理。

在隔离期间,吴开建议要做好科学的准备,包括物资比如工具、药品和疫苗的准备,运输的准备,隔离舍的安排,隔离期间的人员安排,以及种猪到场后的检测等,以更好地维持猪群健康。尤其是对于隔离舍和人员的安排,吴开结合实际案例作了分享,给广大网友上了生动的一课。

提到隔离期间健康管理的关键步骤,PIC-首农种猪健康保障项目经理李新伟在第二部分的报告中,详细介绍了种猪隔离期的健康管理流程及关键点,疾病监测的关键控制点,以及保健、治疗、免疫和驯化等健康管理措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PIC中国健康保障兽医吴开分享:隔离期间健康管理第一部分



PIC-首农种猪健康保障项目经理李新伟分享:隔离期间健康管理第二部分


问答环节——热门问题


1.刚引回来的母猪,怎么更快适应新的环境,怎么饲喂进行过渡?

答:刚引入的母猪,因为长途运输,会对母猪造成不同程度的应激,这是难以避免的,因此卸猪后应加强管理帮助动物尽快恢复。首先是要确保母猪尽快找到水源,可以提前将水碗里面放一些水或是调整水嘴使其处于慢慢滴水的状态,这样母猪进入栏内能够快速找到水源,通常建议前一周饮水中加电解多维之类的添加剂,帮助动物快速从应激中恢复。然后是饲喂,大栏饲养,如果是实心地面,需要考虑饲喂训练,固定休息区和排粪排尿区。如果是漏粪板设计,确保料槽不断料,推荐的饲料覆盖率为50%~60%,推荐专用后备料进行饲喂。最后还要关注环控管理,适宜的温度有利于动物尽快从应激中恢复。因此卸猪之后,要做好最基本的三项工作,水源,饲料和环控。


2.隔离舍离主区至少300米间距的科学依据是什么?

答:科学研究已经证明了猪蓝耳病毒(PRRSV)能通过气溶胶传播。

45%的怀疑本场PRRSV感染来自区域传播的猪场离疑似疫源地500米以内,而只有2%的新爆发离PRRSV发病农场1公里和以上。

另外,叮咬了PRRSV感染猪血的蚊子能机械传播PRRS病毒给易感猪只。蚊子和苍蝇通常在孳生地100~200米的半径范围内活动。

猪舍内的风速一般在0.5~5米/秒。考虑排风风机的送风半径。

那为什么要建议300米以上的距离呢?第一,从可行性的角度考虑,在中国获得一片高生物安全的土地难度很大;第二,距离本场太远了,涉及外部道路控制的问题。

隔离舍建议设立在猪场下风向;排水沟、天然沟等的下游等地势较低的位置。


3.所有引种隔离期间的疾病监测方案都是一样的吗?有没有标准采样方案?

答:不一样,没有标准方案。随着每次引种数量和日龄的不同,引种猪只健康度的不同,引种路途中面临的风险不同,隔离期长短的不同,疾病的监测方案就会不同。

另外,即使考虑到各种因素制定了本次引种隔离期间相应的疾病监测方案,如果一旦引种车辆检测出个别病原阳性,或者隔离期间出现了某些特定的异常状况,监测方案也要做出相应调整。

虽然没有标准方案,但本着早发现、早处理,有效消除感染风险的目的,疾病监测方案的设定还是要遵守一些基本的原则。

a.到场后3天内,一周或两周,解除隔离前3天的采样检测必不可少,评估驯化操作的采样检测必不可少。

b.每次监测采样数量不能太少,不但要满足一定的置信区间,有一些健康状况异常的猪只必须百分百覆盖。

c.检测内容必须覆盖非洲猪瘟病毒(ASFV)、PRRSV、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猪伪狂犬病毒(PRV)等可带来重大经济损失的烈性病原。

d.采样方式方面,可将棉绳采集唾液,采集尾根血,肛门拭子,采集血清等多种方式结合起来使用。


4.运输途中风险难以把控,那么PIC®是通过什么措施控制运输途中其他车辆带来的风险?

答:为了尽可能规避运输途中的风险,PIC®也有一套方案,比如提前规划路线,甚至对于一些关键的运输会进行运输前路线的现场踩点,看有哪些高风险的点,又有哪些最佳的临时停靠点。尽量去避开拥堵、高风险区域。对一些易发生堵车或者存在其他风险的点提前做好备选路线。

在实际运输过程中尤其到达动检部门卡点前,我们会安排领航小车负责办理相关业务,减少我们猪车在卡点的滞留时间,从而来降低跟其他猪车交汇的几率。还有一点非常关键,PIC®是空调空气过滤车,运输全程是不允许打开车厢侧窗的,为了避免车厢外部的风险进入到车厢内部真正影响到种猪。等等的这些措施来尽可能地降低来自运输途中其他车辆带来的风险。


5.公猪调教成功后,什么时候精液可以用于配种生产?

答:PIC®推荐一般情况下,公猪在220日龄以后,精液质量合格即可用于生产配种。

因此建议公猪调教成功后,采集的精液进行检测。如果精液质量合格,日龄到达220天后,就可用于配种。如果精液质量不佳,比如活力不佳或者密度较低,就需要持续跟踪精液质量变化,每周采精一次评估是否有恢复的趋势,必要的话分析原因采取必要的干预措施。


6.到场后对车辆外侧的采样检测结果,跟实际车内猪只感染并没有太大关系,并不一定会真正影响到车里面的猪,那么为什么还要对车辆外侧面采样检测呢?

答:对车辆外侧的采样作为一个对于运输途中实际风险的提前的评估,其实我们不管是什么时候的采样,都只是作为一个风险大小的判断依据,采样没问题不一定表示没有风险,但是采样有问题一定是风险极大。就比如我讲到的这个案例,确实7台车里面有5台车检出了问题,而偏偏是另外没检到问题的2台车其中一台的猪到场后第2天爆发了猪流行性腹泻(PED)。

回到网友的问题,这个检测的意义在于什么?还是拿这个案例直观的解答一下这个问题,如果按照之前既定的计划是到场后第3天才会进行猪只第一次的采样检测。那么如果这样的话呢,以PED的传播能力,到了第3天采样,第4天出结果,基本上已经是经过了至少两天的大量排毒了,那么这时候再去处理这间的猪,可以想象难度是会有多大。而恰恰是到场后的车辆外部采样出现问题,我们才对这批猪临时决定进行每天的采样检测,才在第48小时刚刚开始排毒就被我们及时的发现,这时候排毒量很小,也是我们成功转移并且保住了其他的猪的关键。采样的意义在于给我们一个提前对于风险大小的评估,便于根据评估采取不同的检测和管理方法。


7.公猪一直调教不出来,日龄也越来越大该怎么办?

答:首先要坚持一点,所有的健康的日龄合适的公猪都有潜力调教成功,需要我们为此付出时间并做好规划坚持不断去尝试。

PIC®推荐公猪180日龄以后即可开始接受调教工作,如果公猪日龄超过270日龄以后,调教难度的确会加大。如果遇到长时间无法调教成功的公猪,尝试换人调教,或者更换采精栏或调教位置,也可以尝试调整公猪的作息规律,通过以上这些变换对公猪形成一定的刺激,有利于调教成功。如果有条件的情况,日龄合适的发情后备,可以让公猪尝试爬跨母猪。建议公猪调教期间准备一定量的律胎素,对于公猪调教也会其明显的促进作用。


8.是不是所有猪场都适合对新引入的后备猪进行返饲操作,另外是不是所有含有特定病原的病料都能作为返饲材料?

答:不是的,使用猪场已存在的流行病病原,对新引入的后备猪进行返饲操作,是很好的帮助其建立免疫的方法,但如果一个猪场生物安全条件较差,存在较大的病原隐性感染的风险,另外如果一些猪场基础疾病复杂,那就不适合进行返饲操作。

不是所有含有特定病原的病料都适合做返饲材料,比如针对大肠杆菌的返饲,腹泻仔猪的肠道和粪便是比较好的返饲材料,初产母猪粪便里可能也有大量的目标细菌,但也有可能存在猪丹毒杆菌,或引起回肠炎的细胞内劳森菌等致病菌,所以就不是好的返饲材料。另外,如果咱们对本场猪只的健康状况没有绝对的信心,在采取返饲操作前,一定要排除重大的病原。


9.隔离舍需要空气过滤么?

答:空气过滤对猪场不是必须的,但是空气过滤系统对防控疾病确实证明是有作用的。病毒或者细菌通过载体传播,空气过滤主要是避免直径0.3~1微米的粒子进入到农场生产区,跟猪产生接触。空气过滤系统也能把病毒粒子封控在猪舍内部,避免逃逸出去。

跟大家分享一个研究成果:2021年李曼养猪会议发表了一个研究:在2020年10月从7个猪场136个空气过滤器采样 (这些过滤器最早是2019年7月安装的)。其中,3个农场来源的7个过滤器(5%)呈现PRRSV阳性。来自7个农场的47.8%的样品呈现猪流感阳性。

另外Scott Dee 教授2012年发表的题目为《空气过滤对于高密度养猪区域大型母猪场PRRSV率影响的研究》中,比较了38个农场在4年研究期间内,安装空气过滤前后PRRSV发生率。没有安装空气过滤的PRRSV发生概率是安装了空气过滤设施的7.97倍;有过滤设施的再发生PRRSV的间隔是30个月,而没有安装的再发生的间隔是11个月。

装不装空气过滤设施还是要根据具体情况,结合生物安全和经济性方面的因素进行综合考虑。例如你的猪场附近有别的养猪场,周围有PRRSV、ASFV、PEDV等疾病成为常在病原,而你的目标是维持种群的阴性状态,考虑装过滤系统会加分。

但是,你必须要考虑到空气过滤系统是锦上添花的作用,你的农场必须要把基本的生物安全程序落实到位,人员有生物安全的文化,有培训,检查和审计体系能持续严格执行生物安全。 

另外,空气过滤对设施的密闭性要求很高,对养猪团队的要求也很高。如果执行不好,花大价钱投资的过滤设施就是个摆设,达不到期望的作用。


10.区别于生物安全建设非常高标准的场,如果是目前现有的场子,没有那么好的条件,如何做好降低生物安全风险?

答:如果我们现有的场子没有那么高的标准,我们可以按照现有的条件来尽可能地分区,比如只有一个母猪区,一个保育育肥区,就这两个区,每个区也只有一个进猪通道怎么办?那么最小单位就分成两个区,设计的时候也根据分区来安排人员、车辆的批次。降低风险最简单的方法可以把时间拉长,空间限制用时间补,用批次防交叉,每批次隔离时间结束没问题之后,转到最里面离进猪通道最远的栋舍,再迎接下一批次的猪。这样把每批次的数量降低,增加批次来降低交叉风险,减少可能的损失。

我这个案例更多的是想给大家表达一个建场的思路,把投入更多的用在一个好的生物安全基础建设,相对于靠后期出了问题之后的处理,净化,甚至是清群去减少损失来讲可能会更加经济。其实就是“防大于治”,把投入放在防上,而不是治。把事情做在前面,后边运行起来之后的事情就变得简单。


11.怎么做才能使尽可能多的后备母猪发情?

答:PIC®推荐后备母猪24周龄开始接触公猪。想要尽可能提高后备母猪配种利用率,发情是关键,因此后备母猪的诱情管理工作是取得良好结果的基础。

目前数据表明,大栏里面,公猪与母猪直接接触式的诱情效果优于限位栏诱情。其中大栏诱情方式中,固定公猪位置,让后备母猪找公猪的方式效果最好,我们称之为bear诱情栏位设计。如果没有bear诱情栏位设计,推荐将诱情公猪赶进后备母猪大栏当中接触式诱情,同时做好情期记录。同时要保证诱情期间,后备母猪自由采食,饲养密度合适,诱情公猪性欲旺盛。通过良好的诱情管理,PIC®康贝尔™(Camborough®)后备母猪在195日龄前至少90%有初情期表现。


12.一个蓝耳阳性场在引进种猪隔离期间,也需要监测蓝耳病原吗?

答:是的,因为蓝耳病毒易发生变异和重组,毒株类型复杂,大家应该也都有了解,目前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不断有新的优势毒株出现,而且各毒株之间交叉免疫不好,一个蓝耳稳定场建立起的免疫保护力并不足以保护其免受其他蓝耳毒株的攻击,从而造成蓝耳病的再次爆发。

所以即使是蓝耳阳性场,也需要监测新引入的后备种猪是否携带蓝耳病原。当然,即使携带的是同种毒株,如果将正在排毒期的后备母猪放入主群,依然会引起蓝耳病的再次爆发。

如果是向蓝耳阳性场引入蓝耳阴性猪只,利用本场的蓝耳病原对新引入的后备种猪进行驯化是必不可少的操作,否则阴性猪入群后会被快速感染,从而引起全场蓝耳的爆发。

所以不管是蓝耳阳性场还是蓝耳阴性场,引入蓝耳阴性猪都是好的选择。


13.猪场在建造的时候没有建造隔离舍怎么办?

答:很多猪场在建造的时候没有设计隔离舍,这是个实际情况。也是一个生物安全观念的问题,行业普遍忽视了一个问题:隔离舍是一个农场生物安全等级要求最高的。

没有隔离舍会带来一个主要的运营的问题:如果要引高性能、高遗传指数的后备猪,放哪隔离观察呢? 是不是唯一的选项是直接进群了?

我们前面谈到了运输的生物安全风险。即使是来源场维持高健康,因为运输问题,风险还是可能带进接收地猪场。

那怎么办呢? 第一,能不能在附近300米~2公里的范围找片地建设一个隔离舍,满足隔离的要求?第二,能不能在猪场里面找一个离主区有一定距离,能物理隔离的栋舍,或者经过改造满足物理隔离的要求,作为隔离舍。隔离舍必须有单独的通道。人员只能从主区进入隔离舍,而不能反向流动。如果从隔离舍回母猪区,必须要有隔离期,加上更衣,洗澡才能回主区。


14.过滤设施的通风方式怎样选择?正压通风、负压通风和平衡通风的优缺点?

答:通风方式通常有负压通风、正压通风和平衡通风三种,各有特点。

负压通风是在降温水帘前端安装主过滤墙,在吊顶通风小窗上安装吊顶过滤箱。冬季,新鲜空气由顶部通风窗进入到顶棚,经吊顶过滤系统过滤后进入猪舍,废气由风机排出。夏季,新鲜空气仅通过滤墙过滤后进入猪舍,废气由风机排出舍外。猪舍内部为负压。负压通风过滤器所需面积大,更换频率低,通风能耗低,区域适用性强。

负压通风要防止未过滤的空气通过猪舍缝隙进入舍内的风险,所以对猪舍的密封性要求很高。

正压通风是过滤间安装主过滤墙,正压风机安装在主过滤墙前端,新鲜空气由过滤网进入, 在风机作用下进入主过滤墙。冬季,过滤后的空气经吊顶通风窗进入顶棚, 由吊顶小窗进入猪舍。夏季,过滤后的空气经湿帘后进入猪舍。废气由百叶窗排除,舍内气压高于舍外。

未经过滤的空气进入舍内的风险较小是正压通风的优势,但较高的风机动力是正压通风可靠运行的保障, 选用的风机必须在较高静压差下仍能提供足够风量。

平衡通风或微正压通风。中性通风介于负压通风和正压通风之间,一般采用偏正压的方式,主要应用在公猪站。中性通风综合了正压通风与负压通风的优点,前端为正压进风后端为负压排风,形成有序的通风流向,但相对来说,投资较高,运行效果更好。


15.新建场区怎么做隔离缓冲?

答:新建场区第一次引种隔离是相对比较简单设计的,因为不需要考虑会对原场内的猪产生影响,所以可以根据本场的分区条件,将隔离舍、保育育肥区、后备区、母猪区等都用作隔离区来尽可能的将引种的风险分摊到各个不同区域。同时要注意防止隔离期间人员的交叉。


16.PIC®对于药物疫苗的生物安全是怎么做的,要提前购买放置吗?

答:理论上有条件的话所有物资都最好提前购买到场后留出一定时间的静置隔离期,PIC®推荐的隔离静置时间为45天,做采购计划时将常用的药品多做一个半月的库存,放置在生产区以外可控的仓库,最小化物资进场带来的风险。

但对于疫苗这种对温度要求高,且保存期相对较短的物资,PIC®使用的是拆至最小规格后浸泡2%浓度的卫可(浸泡所用容器和冰袋来自净区)1小时后直接进入生活区冰箱,保证消毒效果的同时也要保证不影响疫苗使用效果。


17.全进全出的话还需要隔离舍或隔离场吗?

答:如果能做到全进全出不涉及到对原场内动物造成影响,所有的区域都可以按照进猪通道划分作为隔离舍,隔离的作用更多的是将每次引种的猪尽可能的按车次分开区域存放,并且做好隔离期间的防交叉。便于将运输途中的风险分摊最小化到每车为一个单位。


18.发生腹泻,推荐返饲的方式?

答:如果一个猪场猪只出现大面积腹泻情况,我们首先要做的是确诊病原,看是由病毒性的病原引起(例:PED),还是由细菌性的病原引起(例:大肠杆菌),又或者是营养性的腹泻,跟疾病无关。

如果是细菌性病原引起的腹泻,我们还需要做一个药敏试验,看哪种药物用于治疗最敏感,然后首先通过个体治疗或者大群药物保健的方式去控制腹泻。

如果是病毒性病原引起的腹泻,或者是细菌性的腹泻,但抗生素治疗无效或效果很差,这时我们认为返饲是控制腹泻最有效的方法。需要注意的是,如问题8的回答,虽然返饲操作是控制疾病很好的方法,但并不是所有的猪场都适合进行返饲操作。


19.针对不同病原,隔离场隔离时间有不同吗?

答:一般来说,养猪企业重点关注的疾病包括ASFV、PRRSV、PRV、PEDV和 猪肺炎支原体(M.Hyo)等可能带来重大经济损失的疾病。其中,国内对于PRV,M.Hyo的疫苗免疫还是很普遍的;而对于ASFV、PRRSV不一定采用疫苗免疫。

在28~30天的隔离期内,通过至少2次的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抽样检测,万一有疾病感染,结合临床症状,生产表现等综合信息,是有90%以上的信心能检测出来的。

一旦确认了感染,针对不同疾病感染采取的措施就不一样。例如ASFV,通常是隔离舍内全群淘汰;如果隔离舍能实现物理隔离,可能能够保全一部分猪,但是隔离期就要延长。对于PRRSV,一旦确认感染,要么淘汰;要么结合本场生产和健康目标,评估是否采取干预的措施保留这个猪群;对于PEDV, 就要进行全群人工感染,加速均匀感染的过程,同时也要封群,延长隔离期,确保这些猪不再排毒才能进群。

总之,一旦确认疾病,就要针对疾病本身的特性,采取不同的措施,包括延长隔离时间。


20.隔离场的选址有什么要求?

答:隔离场的选址原则等同于目标地猪场(通常是母猪场或者公猪站),它们的生物安全级别是等同的;这一点PIC®有选址1000点评分作为标准和指导。

隔离舍离主区的距离,建议在 300米以上,当然500~2000米是最优的。需要注意的是,隔离舍到主区的道路控制也很重要,如果这个道路风险很高,将来从隔离舍运到主区还是有运输风险,很让人担心。

300米的间距,万一PRRSV爆发,大概率不好控制;但是,对于其他的疾病,例如ASFV、PEDV等,已经证明是安全的,可以控制疾病的。


21.PIC®商品猪,体重和采食量的大约比例是多少?PIC®商品猪现在从断奶到250斤左右,平均日增重多少?

答:请参考以下如图所示的PIC®商品猪生长数据。



PIC®种猪运输全过程生物安全管理·研讨会,共包括9个部分的内容。在5月25日第一期直播中,介绍了3个部分:PIC种猪运输全过程生物安全管理-概述,种猪车辆选择和控制,以及洗车点的设计和脏净区管理。6月1日第二期直播中,介绍了4个部分,分别是:车辆污染的消除和过程管控,种猪装载,种猪运输过程控制,和种猪卸载。6月8日第三期直播中,介绍了2个部分的内容:PIC隔离舍的要求和设计,和隔离期间健康管理。3期直播在猪易直播、猪易通App等其他渠道进行了同步直播,根据官方统计数据显示,仅在猪易直播间,累计观看量超过65万人次,网友们在互动区讨论热烈,PIC也为参与抽奖活动的网友送出了超值礼品:价值299元的59秒紫外线多用便携消毒包,以及价值199元的小米商务双肩包。至此,PIC®种猪运输全过程生物安全管理·研讨会圆满收官。

如果大家想再次学习PIC®种猪运输全过程生物安全管理·研讨会3期直播课程,可以观看直播回放,也可以在《猪易公开课—PIC University》学习本次研讨会全部课程。

 

扫码观看《猪易公开课—PIC University》更多课程

(研讨会3期课程均已上线


责任编辑:冯赛  

猪病防治 猪病解析 传染病 呼吸道病 寄生虫病 繁殖疾病 兽药常识 消化道病 猪病大全
猪群保健 保健方略 疫苗免疫 添加剂进展 中兽药进展
锥嗡茄?/strong> 公猪饲养 空怀母猪 妊娠母猪 哺乳母猪 乳猪/仔猪 保育猪 育肥猪后备猪
遗传育种 品种图谱 引种指南 人工授精 品种介绍 遗传育种
猪病图谱 细菌病 病毒病 繁殖病 营养代谢病中毒病外科病内科病寄生虫病猪解剖学

锐奇数据

热门讨论

热门猪病

产品直通车

百度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