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技术 > 技术原创 > 专家教授 > 万遂如 > 猪的主要病毒性传染病流行新特点与综合防控技术
作者:万遂如来源:中国猪e网时间:2009-04-23 21:12点击:次
当前,养猪形势很好,猪价稳定,农村规模化与牧业小区养猪发展也较快,有力地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由于近年来多种疾病的发生与流行使猪群中发病率和病死率至高不下,特别是一些病毒性传染病如猪高热综合征等病的发生,危害甚大,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在猪病防治中,如何防控好猪的病毒性传染病,这是防疫的重点,也是难点,应高度重视。本文就当前猪群中常发的主要病毒性传染病流行新特点与综合防控技术,谈一点意见,供养猪户参考。 1、猪主要病毒性传染病流行新特点 1.1兰耳病(PRRS) 兰耳病已成为危害养猪业的主要疫病,在猪群中广泛存在,其感染率达61.5%~85%。引发种猪繁殖障碍,造成流产,产死胎和弱仔。是猪群发生无名高热症和呼吸道病综合征的主要病原,造成猪只大批发病死亡。猪群中长期存在隐性感染和潜伏期感染,使种猪长期带毒,带毒种猪既可发生垂直传播,又可进行水平传播,在猪群中危害性很大。由于PRRSV具有持续性感染的特性,因此,在流行病学上以持续感染、垂直传播与水平传播为特征,在临床上以免疫抑制、多重感染与继发感染为特征。带毒种猪的血液、淋巴结、脾脏及肺脏等组织中存在大量的病毒,可向外排出病毒达112天之久。母猪还可经胎盘将病毒传给胎儿,其母猪产下的仔猪可成活,但长期带毒(可长达86天),致使持续性感染在猪群中长期存在。另外,兰耳病又是一种免疫抑制性疾病,能抑制肺泡巨噬细胞的免疫功能,诱导感染细胞的凋亡和T细胞亚群发生改变,造成猪体免疫抑制,产生免疫麻痹,免疫耐受和免疫不全。至使其干扰猪瘟弱毒疫苗和气喘病活菌苗的免疫应答。由于免疫力的下降,抗病力低下,因此,在临床上常见兰耳病病毒与圆环病毒2型或猪瘟病毒或伪狂犬病毒或流感病毒等混合感染,并继发感染链球菌、巴氏杆菌、支原体、放线杆菌、附红细胞体、副猪嗜血杆菌和沙门氏菌等,呈现多病原感染。据有关报道,在临床上发生多病原感染的病例,约占发病总数的83%左右。PRRSV有两个血清型,即欧洲型(LV株)和美洲型(VR-2332株),目前,我国流行的毒株仍为美洲型,但是近年来在临床上发现了两个亚群,即为我国兰耳病病毒流行株的变异毒株。2006年从高热病病猪体分离出的兰耳病变异毒株的基因序列有缺失现象,与当前的流行毒株的同源性为94%,以变异毒株接种健康试验猪时表现为前肢跪卧,后肢麻痹,不能站立。免疫组织学检查发现脊髓中央管、中脑导水管、单核细胞胞质呈PRRSV强阳性反应,说明分离的变异毒株对脑组织有很强的亲嗜性,应引起重视。 1.2 猪瘟是危害我国养猪业最严重的疫病之一,常年有发生。每年因猪瘟引起死亡的猪只占全部病死猪总数的30%,加上流产、产死胎、淘汰种猪等,每年直接经济损失为数十亿元人民币之多。发病主要是由隐性感染的种猪带毒而造成,据有关报道,种猪场带毒种猪检出率最低的为16.5%,最高的达70%。目前,猪瘟病毒仍为一个血清型,但毒力有强弱之分;强毒株占45%,低毒力株占27%,无毒力株占22%,持续感染毒株占6%。猪感染低毒力毒株后可发生非典型猪瘟(即温和型猪瘟)和慢性猪瘟,症状不明显,但长期带毒并向外排毒。妊娠母猪感染低毒力毒株或中等毒力毒株时可出现隐性感染或潜伏感染,并引起持续性感染的发生,这是当前繁殖母猪发生猪瘟的一种主要方式。在临床上也不表现明显症状,其带病毒可经胎盘传给胎儿,使母猪出现繁殖障碍,发生流产、产死胎、产木乃伊胎和弱仔,即所谓的“带毒母猪综合症”,带毒母猪综合症在妊娠母猪的感染率可达43%。经胎盘感染的仔猪出生后少数发生死亡,多数能存活6——11个月,但带毒并向外排毒。如给这些仔猪接种猪瘟疫苗时不能引起免疫应答,而出现免疫耐受,造成免疫失败。 据有关研究报告,猪瘟疫苗免疫力低下原因,主要是猪群中存在持续感染和先天性感染,以及存在免疫抑制性疾病所造成的,其他原因就是免疫程序不科学、疫苗质量差、免疫剂量不足,母源抗体的干扰和某些药物的影响等。这就是常见猪群中接种猪瘟疫苗后仍然发生猪瘟的原因所在。由于母猪隐性感染和持续感染,仔猪先天性感染,对疫苗免疫应答低下,出现免疫耐受、免疫不全。因此,在临床上常见猪瘟与兰耳病、伪狂犬病、圆环病毒2型感染及猪流感等混合感染,并继发链球菌病、猪肺疫、附红细胞体病和弓形虫病等。 1.3 圆环病毒2型感染在我国猪群中比较普遍存在,种猪场阳性检出率低的为50%,高的达82%。对初产母猪的危害很大,可造成70%以上的初产母猪发生流产,产死胎。当前猪群中亚临床感染和隐性感染比较严重,若引种时引入了隐性感染的后备种猪能造成本病的流行与发生。带毒母猪可经胎盘垂直传播,又可经呼吸道和消化道水平传播。这样的带毒母猪妊娠后产下的仔猪可以存活,但长期带毒,并向外排毒,在猪群中造成持续感染,危害整个猪群的健康。带毒母猪流产后可发生屡配不孕,受胎率低,产仔成活率也低,仔猪的死亡率可上11%。特别是仔猪断奶后发生多系统衰竭综合征和12~16周龄猪发生皮炎与肾病综合征的增多。 本病又是一种免疫抑制性病毒病,能抑制免疫细胞的增殖,减少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的数量,使其缺乏有效的免疫应答,导致免疫力低下,抗病力降低,诱发双重感染的发生。所以,在临床上常见到圆环病毒2型感染与兰耳病、猪瘟、猪流感、伪狂犬病和支原体混合感染,并继发副猪嗜血杆菌、放线杆菌、链球菌、巴氏杆菌和附红细胞体等,这在猪高热征和猪呼吸道病综合症中极为多见。 1.4 当前,在临床上发病特点是已由典型向非典型发展,转为以隐性感染为主,发病不表现出季节性,而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发生。如一旦出现典型的临床症状,多数病例则表现为与其他病原,如兰耳病毒、猪瘟病毒、圆环病毒或细小病毒混合感染,并继发链球菌、大肠杆菌和巴氏杆菌等,呈现出多病原感染的症候群。妊娠母猪感染时可导致流产、产死胎和木乃伊胎等;15日龄以内的仔猪感染发病病死率为100%;断乳仔猪感染发病率为20%~40%,死亡率在20%左右;成年猪多为隐性感染,表现为生长停滞,增重缓慢等。另一个发病特点是表现为种猪不育症,母猪屡配不上,返情率高达90%,种公猪丧失配种能力。本病也是一种免疫抑制性病毒病,常导致免疫耐受,降低免疫力与抗病力,引起多重病原混合感染与继发感染的发生。 1.5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多数病例发生于气候多变的早春.秋初和冬季。发病快,传播迅速,2~3天内可波及全群。发病率高,可达100%,死亡率低,一般不超过4%。本病的发生经常引起肺部混合感染,常见混合感染的病原体有:兰耳病毒、猪呼吸道冠状病毒、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多杀性巴氏杆菌、副猪嗜血杆菌、肺炎支原体和链球菌等。继发感染会增重病情,引起死亡增加。妊娠母猪发病引起流产,产弱仔,新生仔猪死亡。本病已成为猪发生无名高热综合症的诱发病原,应引起关注。 1.6 本病是由多病原体感染的一种传染性疾病。传播快,呈地方性流行,发病率高达50%以上,个别严重的猪群达70%左右,死亡率在40%~50%以上。四季均可发生,但主要发生于夏秋季节。发病多见于10~25周龄的育肥猪与部分生产母猪和断奶后期的保育仔猪,哺乳仔猪与断奶初期的保育猪发生较少。临床特征为发热(40℃~43℃),皮肤发红或有小红斑点,先红后紫,并有呼吸道症状。用退热药物治疗,病情暂时缓解,停药后又复发,用多种抗生素治疗效果不明显。经实验室检查,病原体主要有病毒:兰耳病病毒、猪瘟病毒、圆环病毒2型、伪狂犬病病毒和流感病毒等混合感染,继发病原有细菌:链球菌、多杀性巴氏杆菌、附红细胞体、副猪嗜血杆菌、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肺炎支原体与沙门氏菌等,以及弓形虫等。 不同的地区、不同的猪场发病猪感染的病原种类与数量都不完全相同。因此,在临床上表现出的症状特征与病理变化等也有很大差异,诊断时应予以注意。病的发生与饲养管理水平低,饲养环境卫生恶劣,饲养密度过大,猪舍高热潮湿,通风不好,免疫接种程序不合理,疫苗质量不好,长时间饲喂霉变饲料等多种因素有关。 华中农大从病科中检出的细菌种类
病料中分离的病毒种类
江西:兰耳病与猪瘟混感占54%,兰耳病、猪瘟、传胸感染占23%,兰耳病、圆环病毒与伪狂犬病混感占15% 湖南:检出兰耳病毒、圆环病毒、分离出16株细菌,伪狂犬病毒与流感病毒为阴性 1.7 本病是由多因子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原发病原为兰耳病病毒、肺炎支原体、流感病毒、伪狂犬病毒、圆环病毒2型、猪呼吸道冠状病毒等。继发病原多见链球菌、多杀性巴氏杆菌、副猪嗜血杆菌、放线杆菌、波氏杆菌、大肠杆菌等。一般多发生于秋末,冬季及早春季节,呈地方性流行。发病猪主要为6~10周龄保育猪和13~20周龄的育肥猪。发病率约为25%~60%,病死率为20%~90%。日龄越小,死亡率越高。病的发生与饲养管理不良,饲养环境卫生恶劣,气候突变,寒冷,猪舍不保温,空气污染严重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 2、综合防控技术措施 2.1慎重引重,严把检疫关 由于盲目引种,检疫不严,只收钱不检疫,致使引进了隐性感染和潜伏感染的病猪,带进了传染源;加之专业户的运输车辆常年跨省、市、区运输猪只,清洗与消毒很不彻底,经交通工具也可传播病原休,导致猪群疫病的发生与流行。因此,引种要从安全种猪场引种,并严格进行产地检疫;引入猪群后要在场外进行隔离检疫1个月,做1次全面的血清学检测,驱虫1次,并补注1次猪瘟、口蹄疫、兰耳病及伪狂犬病疫苗,确认为健康者方可进入生产区饲养。 2.2 2.2.1 2.2.2猪场应以周制为生产节律,将全年生产量,均匀分布于每周内。以周一为始,周日为末。并在配种妊娠、产仔哺乳、保育与育肥四个阶段实行全进全出制度。每批猪全部出舍后,要彻底清扫猪舍,冲洗干净,反复消毒3次,再空舍3天后进入一批新猪。这样可以避免不同日龄的猪与不同生长阶段的猪混群饲养,减少猪群之间的直接接触防止发生交叉感染与连续感染。这是一项能降低猪群疫病发生的有效措施,也是提高生产水平的关键技术。 2.3 猪场要严格实行封闭式生产管理,严格执行兽医卫生防疫与消毒制度,这是生物安全体系的中心。猪舍与猪圈每天要清扫干净,粪尿与污水要无害化处理,每周消毒1次。生产工具与用具每天要清洗干净,并定期进行消毒,各个猪舍不准串用。猪舍外环境要彻底清除杂草和污物,填平水泡和洼地,每月清毒1次。人员进入生产区要淋浴后更换工作服和鞋帽后进入猪舍,并定向流动,不准串舍。 进入生产区的各种物品要经消毒后再发放使用。生产区内要固定专车运送饲料与运送猪只,每用完1次要清洗消毒。外来人员与车辆一律不准进入生产区,场外的动物及动物产品不准带入猪场,场内严禁饲养牛、羊、犬、猫等动物,并驱赶鸟类。采取有力措施尽最大限度防止病原微生物传入猪场,降低病原体对猪群的污染。 2.4 实践证实,不良的饲养环境,可诱发各种疫病。因此,通过改善饲养环境,控制各种应激因素对猪只的损害,可有效的提高猪群的抗病力,降低发病率。要根据不同的季节,气候变化的规律,做好猪舍内的防暑降温,防寒保温工作,并加强通风换气,改善空气质量,减少氨气、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的浓度。降低饲养密度,保育舍仔猪每头应有0.6㎡的空间,生长舍每头猪应有0.8㎡的生活空间,成猪舍每头猪应有1.2㎡的生活空间。并要保持猪舍清洁卫生,环境安静,减少各种应激的发生,尽可能给猪群一个良好的生活空间,使其健康成长。 2.5 饲养营养水平的高低对猪体的免疫功能和生长速度、成活率都有很大的影响。当饲料中缺乏某种维生素或矿物质时,可导致猪体免疫反应滞后,使免疫应答受到抑制。因此,要提供标准的全价饲料,适当的提高猪只的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水平,保证猪群各个生长阶段的营养需要,使机体的免疫系统正常运转,有利于抵抗各种疫病的侵袭。严禁饲喂发霉变质的饲料,霉菌毒素可溶解淋巴细胞,使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调节机能受到抑制;还能抑制免疫细胞的分裂和蛋白质的合成,影响核酸的复制,降低机体的免疫应答等。为此,建议在饲料中添加大连三仪动物药品公司研发的微生态产品,如猪用的唯泰C211与唯肽231,不仅可提高饲料利用率,促进消化吸收,猪只的生长速度快,而且能增强机体免疫力,保持菌群平衡,预防消化道疾病的发生。称之为生态饲料,这是发展方向。 2.6 2.6.1驱虫 2.6.2灭鼠 2.6.3 杀虫 2.7 有针对性的通过饲料或饮水添加药物进行预防,可有效的控制病原感染,增强猪体的免疫力和抗病力,降低疫病的发生和传播,这是一项重要的防控措施,可参照下列方案进行。 2.7.1 仔猪的药物预防 仔猪出生后1日龄与4日龄每头各肌注1次排疫肽(高免球蛋白,大连三仪动物药品有限公司研发),每次每头0.2毫升;同时1、2、3日龄每头口服畜禽生命宝(微生态制剂,大连三仪动物药品有限公司研发)0.5毫升,每日1次。可有效的增强免疫力,提高抗病力;也可于仔猪出生后吃初乳前每头口服庆大霉素0.5毫升,或母猪产前2天肌注长效土霉素5毫升,间接保护哺乳仔猪。 仔猪断奶前3天,每头肌注猪用转移因子(多核苷酸低分子多肽复合物)0.2毫升或倍康肽(白细胞介素-4)0.2毫升,可明显的增强仔猪免疫力,降低应激反应,提高其抗病力和抗各种应激的能力,避免因断奶应激而诱发各种疫病的发生 仔猪断奶前后各7天,于每1吨饲料中加入“喘速治”(泰乐菌素、强力霉素、微囊包被的干扰素、排疫肽,三仪公司研发)400克,连续饲喂12天;或者于1吨饲料中加支原净100克,强力霉素120支,阿莫西林180克,连续饲喂12天。同时改饮电解质多维加葡萄糖粉和黄芪多糖粉10天。 2.7.2育肥猪与后备种猪的药物预防 转群前7天开始,1吨饲料中添加“喘速治”500克,黄芪多糖粉600克连续饲喂12天;或于1饲料中添加利高霉素1.2公斤,阿莫西林200克,黄芪多糖粉300克,或于1吨饲料中加10%氟苯尼考(氟康王加有微囊化干扰素与排疫肽,三仪公司研发)400克,强力霉素160克,连续饲喂12天。 2.7.3生产母猪的药物预防 2.8 参考免疫程序 参考免疫程序
上述推荐的疫苗为常用疫苗,其他疫苗,如病毒性腹泻、大肠杆菌基因工程苗、猪肺疫菌苗、猪丹毒菌苗、传染性胸膜肺炎灭活苗以及猪水肿病灭活苗等是否一定要使用,应根据当地的动物疫情和养猪生产实际情况而定,不要盲目使用过多的疫苗,并不是疫苗用的越多猪就越健康。 2.9 2.10发生疫情时应采取的措施 2.10.1立即确诊,找出原发病原与继发病原,以便及时采取对症措施。猪舍全面彻底消毒,每天2次。病猪隔离治疗。 2.10.2与病猪接触的猪群,没有出现临床症状的猪只,立即注射疫苗,加量进行紧急接种,可有效的控制疫情。注射疫苗后5~7天,仍应通过饲料或饮水加药预防,以便彻底控制疫情。 2.10.3全群改饮电解质多维加葡萄糖粉和黄芪多糖粉10天,以增强猪只的免疫力、抗病力与抗应激的能力。 2.10.4 方案1:上午肌注排疫肽,每50公斤体重1毫升,重症加量,每日1次,连用3天;肌注转移因子,每40公斤体重1毫升,重症加量,每日1次,连用2天;第三天开始肌注干扰素,每日1次,连用2天;同时肌注柴胡注射液,(或穿心莲注射液、或双黄连注射液等)每公斤体重0.1毫升,每日1次,连用4天;下午肌注红弓链康注射液,(附红体明显者肌注二次血虫净,1天1次)每公斤体重0.1毫升,重症加量,每日1次,连用4天。 方案2:上午肌注排疫肽与转移因子,用法同上,清开灵注射液,小猪10毫升,中猪15毫升,大猪20毫升,每日1次,连用4天;下午肌注头孢噻呋,(或头孢拉啶,恩诺沙星等)每公斤体重5毫克,每日1次,连用4天。 方案3:上午肌注干扰素(大连三仪公司研发),每40公斤体重1毫升,重病加量,每日1次,连用3天,转移因子用法同上,黄芪多糖注射液,(或灵芝多糖、或复方板蓝根注射液等)每公斤体重0.1毫升,每日1次,连用4天;下午肌注抗菌肽(抗菌活性肽,大连三仪公司研发),每60公斤体重1毫升,每日1次,连用4天,重症加量。 同时要注意静注5%糖盐水,加VC、VB1、VE等,每日1次。饮用电解质多维加葡萄糖粉和黄芪多糖粉一周。治愈后5天根据具体情况可考虑给猪群补注应该免疫的疫苗,以免疫病反复。 2.10.5
责任编辑: |
猪病防治 | 猪病解析 传染病 呼吸道病 寄生虫病 繁殖疾病 兽药常识 消化道病 猪病大全 |
猪群保健 | 保健方略 疫苗免疫 添加剂进展 中兽药进展 |
锥嗡茄?/strong> | 公猪饲养 空怀母猪 妊娠母猪 哺乳母猪 乳猪/仔猪 保育猪 育肥猪后备猪 |
遗传育种 | 品种图谱 引种指南 人工授精 品种介绍 遗传育种 |
猪病图谱 | 细菌病 病毒病 繁殖病 营养代谢病中毒病外科病内科病寄生虫病猪解剖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