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遗传手段提高瘦肉增长 ( 生长速度和瘦肉率 ) 的同时,通过管理水平提高可使每头母猪年提供上市猪数也得到改进。当前母猪生长速度更快,达初情期时体重更重,配种时更年青和瘦肉率更高,也就是说,最终管理一群产仔性能更高的成熟母猪群,体型也更大。后备母猪是育种群成功的关键,对青年后备种猪
的培育和选择非常重要。
遗传
最重要的遗传措施是性能测定方法、选择目标和杂交繁育计划 (See , 1998) 。有很多文献报道瘦肉增长的选择会反过来影响繁殖性能。膘厚选择下降的同时,会导致采食量下降,初情期年龄增加,活产仔数更少,断奶前死亡率上升以及非生产天数增加。初生和断奶时窝仔数、仔猪窝重也随着低采食量的选择而下降。今天瘦肉型种猪导致繁殖性能下降,尤其重要的是食欲降低。
在管理上,与遗传相关的管理措施最大的误区在于假定母猪 ( 忽视遗传特点 ) 繁殖行为是相似的。遗传会影响采食量、生长速度、健康水平、寿命 ( 淘汰率 ) 及各方面的繁殖性能。要记住,不同场间种群遗传品质是存在差异的,间接影响繁殖性能因素的确认,将有利于改善种母猪的管理水平和繁殖性能的一致性。
多数母猪繁殖性状为低遗传力性状,而生长和胴体性状的遗传力较高 ( 见表 1) 。加强对发情信息的选择也是可能的,由于该性状的遗传力为 0 . 31 ,反映了母猪断奶后 10 天内恢复发情 ( 静立反应和排卵 ) 的能力 (Sterning 等, 1998) 。初情期所有发情信息中,发情时阴户征状的持续时间具有最高的遗传力 (0 . 38) ,每天进行 2 次发情检查时静立发情的持续时间遗传力比其它发情信息的要低 (0 . 16)
表 1 生猪性能的遗传力 (See , 1998)
性状 | 遗传力 ( % ) | 标准差 | 经济价值 |
活产仔数 | 10 | 2 . 5 | 13 . 50 |
21 天龄窝重 | 15 | 16 . 0 | 0 . 50 |
断奶至发情间隔 | 20 | 1 . 0 | 2 . 33 |
饲料转化率 | 30 | 0 . 25 | — 13 . 00 |
达 104 . 3kg 体重的日龄 | 35 | 3 | -0 . 17 |
背膘厚 | 40 | 0 . 20 | — 15 . 00 |
瘦肉率 | 50 | 1 . 5 | 1 . 10 |
由于杂交优势效率和品种间潜在的选择差异,杂交繁育成为商业化养猪生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终端、静态杂交体系中,所有后代均为商品猪,充分利用了不同品种或品系差异的优势,具有优秀繁殖性能特点的品系用作母系,具有优秀生产性能特点的品系作为父系,商品猪生产时则具有高生产性能遗传潜能,及高繁殖性能遗传特点的母猪群。在母系性能及影响公猪繁殖性能的性状上,杂交优势尤其显着 ( 表 2) 。最终在商品猪生产中,选择和杂交繁育相结合,获得高水平的生产性能。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