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猪增生性肠病的防治

来源:中国猪e网 作者:威远药业 时间:2008-08-13 点击:

       猪增生性肠病又称增生性肠炎,是生长育成猪常见的肠道传染病。其它名称还有坏死性肠炎、增生性出血性肠病、猪回肠炎、回肠末端炎,猪肠腺瘤。该病临诊表现主要为间歇性下痢,食欲下降,生长迟缓。育成猪及后备母猪有时血样下痢和突然死亡。剖检特征为小肠及回肠粘膜增厚。病理组织学变化以回肠和结肠隐窝内未成熟的肠细胞发生腺瘤样增生为特征。该病在世界各地呈地方性流行。
[病    原] 
引起猪增生性肠病的病原是细胞内劳森菌,该菌也曾称为回肠细胞内共生菌,它是一种肠细胞专性厌氧菌,在不含细胞的培养基不能生长,仅能在鼠、猪或人等的肠细胞系上生长,革兰氏染色阴性,无鞭毛和纤毛。
 [流行病学] 
 病猪和带菌猪是本病的传染源。感染猪的粪便中含有坏死脱落的肠壁细胞,且含有大量病原菌。病原菌随粪便排出体外,污染外界环境,并随饲料、饮水等,经消化道感染。成年猪较易感,一般2月龄以内及一年以上的猪不易发病。
本病的发生与外界环境等多种因素有关。气候骤变、长途运输、饲养密度过高、转换饲料,并栏或转栏等应激以及抗生素类添加剂使用不当等因素,均可成为本病的诱因。此外,鸟类、鼠类在本病的传播过程中也起重要的作用。
[发病机理]
 病原菌主要侵害回肠粘膜,使回肠内层粘膜增厚。首先感染的部位是肠隐窝细胞,感染了细菌的上皮细胞,不能成熟,并持续进行有丝分裂,高度增生,即形成猪增生性肠病。
  在细胞增生的基础上,由于机体的代偿和修复作用,使病变重叠发生。随着表面纤维化反应的延伸及纵深发展,炎性变化范围凝结成坏死,构成坏死性肠炎病变。以上这些肠粘膜的病变阻碍了营养吸收,导致体重减轻,饲料转化率下降。
[症    状] 
本病常发生于6-20周龄的生长育成猪,有时也发生于保育仔猪和成年公、母猪。临诊表现可以分为以下三型。
(一)急性型。较少见,可发生于4-12月龄的成年猪。表现为血色水样腹泻,病程稍长时,排黑色柏油样稀粪,并可发生突然死亡。后期转为黄色稀粪,皮肤苍白,精神沉郁。有些突然死亡的猪仅见皮肤苍白而粪便正常。严重者发病率高达40%。
(二)慢性型。本型最常见,多发生于6-12月龄的生长猪。表现为食欲减退,精神沉郁,间隙性下痢,粪便变软、变稀或呈糊状成水样,有时混有血液或坏死组织碎片。患猪消瘦,被毛粗乱,皮肤苍白。如症状较轻及无继发感染,有的猪在发病4-6周后可康复。但有的猪则成为僵猪而淘汰。
(三)亚临床型。感染猪虽有病原体存在,但无明显症状或症状轻微而不引起人们的关注,但生长速度和饲料利用率下降。
[病理变化] 
猪增生性肠病剖检病变多见于小肠末端50cm和结肠螺旋的上1/3处。肠壁增厚,肠管外径变粗,浆膜下和肠系膜常见水肿。肠粘膜呈现特征分枝状皱榴,粘膜表面湿润而无粘液,有时附有颗粒状炎性分泌物,粘膜肥厚。坏死性肠炎的病变还可见凝固性坏死和炎性渗出物形成灰黄色干酷样物,牢固地附着在肠壁上。局部性回肠炎的肌肉呈显著肥大,如同硬管,习惯上称“袜管肠”。打开肠腔,可见溃疡面,常呈条形,毗邻的正常粘膜呈岛状。增生性出血性肠病的病变同增生性肠病,但很少波及大肠,回肠壁增厚,小肠内有凝血块,结肠中可见黑色焦油状粪便。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切面多汁。
[防治措施] 
本病目前尚未有疫苗预防,并认为是多种因素引起,对本病的防制,应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一)预防。
1、加强饲养管理,减少外界环境不良因素的应激,提高猪体的抵抗力。
2、实行全进全出饲养制度。出猪空栏时,栏舍彻底冲洗消毒,空闲七天后,方可进猪。
3、有条件的猪场,采用早期断奶,多地生产。
4、加强粪便管理。由于母体粪便是主要传染源,故哺乳期间应尽量减少仔猪接触粪便的机会,有条件的猪场要做到随时清粪。
5、加强灭鼠等工作,切断传播途径。
6、在流行期间和调运前或新购入的猪只,可在饲料中添加妙立素125g预防。
7、在发病时,饲料中添加妙立素125g可有效地预防该病。
(二)治疗。本病治疗较为显著药物是妙立素,各猪场可根据本场发病情况,采用间歇式给药方法。每吨饲料添加妙立素125g,连用7天,可有效控制本病。

              (河北威远动物药业有限公司)

 


最新评论共有 0 位网友发表了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注册
 
关于猪e网 - 广告宣传 - 意见与投诉 -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本网招聘 - 网址导航
©版权所有 1999-2008 中国猪网 - 猪e网 - 猪易网
业务联系: (010)82921526 51617197
京ICP备050120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