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防制要点
不从病猪场引进种猪。改善母猪的饲料质量和搭配,产房保持清洁干燥,注意消毒,接产时用0.1%高锰酸钾液擦试乳头和乳房,使新生猪尽早吃上初乳。
应用疫苗接种母猪,是预防新生仔猪大肠杆菌腹泻的最佳选择。OSCK等比较了8种不同大肠杆菌菌苗的免疫效果,均能改善仔猪的健康状况,或减少粪便中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分离率,含有K88、K99、987P纤毛和LT肠毒素B亚单位的灭活苗效果最好。国内已研制了K88ac-LTB双价基因工程菌苗,MM-32工程菌苗,新生猪腹泻大肠杆菌K88,K99双价基因工程菌苗,仔猪大肠杆菌腹泻K88、K99、987P三价灭活菌苗,还有一些进口菌苗,可供选用。
(4)治疗
治疗时应全窝给药。最好先作细菌分离和药敏试验,选用敏感药物,两种药物同时使用,防止产生耐药菌性。在有本病的猪群中,也可进行药物预防,仔猪出生后马上用抗菌药物口服或注射,连续数天,但不可与动物微生态制剂同时应用。
2、仔猪白痢
(1)诊断要点
本病发生于10~30日龄仔猪,以10~20日龄较多见,也较严重,1月龄以上的仔猪很少发生。1窝仔猪中发病常有先后,此愈彼发,拖延10余天才停止。有的仔猪窝发病多,有的仔猪窝发病较少或不发病,症状也轻重不一。本病的发生与各种应激因素有关,如气候反常,母猪饲料突然更换,过于浓厚或配合不当,母猪奶量过多、过少或奶脂过高等。病猪突然发生腹泻,排出白色或黄色酱状、糊状粪便、味腥臭。体温和食欲无明显变化。病猪逐渐消瘦,发育迟缓,拱背,行动迟缓,皮毛粗糙无光,病程3~7日,多数自行康复。
(2)病理变化
主要病变在胃和小肠前部。胃粘膜充血、出血、水肿,表现覆盖粘液。肠壁变薄,灰白半透明,肠粘膜易剥落,肠内空虚。肠系膜淋巴结肿大、水肿,滤泡肿胀。组织变化为:肠绒毛高度水肿,上皮细胞水肿似杯状细胞样,固有层血管扩张、充血。
(3)防制措施
加强对母猪的饲养管理,合理地调配饲料,饲料品种不要突然改变,保持母猪泌乳平衡。改善猪舍和环境卫生。尽量减少各种应激因素,猪舍地面保持平整、清洁,随时清除污水和粪尿,每周消毒一次。注意通风、保暖。仔猪实行提早喂料,饲料应营养全面,加强运动,补充饮水,可在仔猪运动场内放置少许炒熟谷粒和清洁泥土,让仔猪嚼食,以促进消化机能发育。防止缺铁性贫血,2~6日龄仔猪肌注5%右旋糖酐2ml,或母猪加喂抗贫血药,如硫酸亚铁250mg,硫酸铜10mg,亚砷酸1mg,每天1次。以多价致病性大肠杆菌苗免疫母猪,使仔猪获得被动保护。1周龄以内的仔猪,可用福尔马林灭活大肠杆菌自家苗免疫;21日龄内的仔猪可口服免疫血清。动物微生态制剂如促菌生、调痢生、乳康生等有一定的预防效果。本病发生时,应把发病仔猪连同母猪一起隔离饲养,并对仔猪进行治疗,可使用腾骏“百利安”灌服,效果确切。
三、猪水肿病
1、诊断要点
多见于断奶不久的仔猪,育肥猪和10日龄以内乳猪少见,肥胖猪最易发病,症状最严重。呈地方流行性,一般只限于个别猪群,不广泛传播。同一群中发病率10%~35%,病死率可达90%。春秋季节变化时多发。 急性发作时突然死亡。一般病程初期表现为精神萎顿,食欲降低,肌肉震颤,四肢无力,步态虚滑。病程中期表现为共济失调,惊撅,对外来刺激十分敏感,触之惊叫,声音嘶哑,大多惊串,由于运动失调而倒地,四肢乱动。后期反应迟钝,后驱麻痹,常卧地不起,眼睑水肿,有的逐渐蔓延至颜面,颈部、头部“发胖”。呼吸困难,皮肤发紫。病程为2~5天,大多转归死亡。
2、病理变化
眼睑和头部皮下水肿。胃大弯和贲门部粘膜严重水肿,切开呈胶冻样,有黄色液体流出。结肠系膜有广泛性的胶冻样水肿。胸腔和腹腔积液。全身淋巴结尤其是肠系膜淋巴结充血、水肿,呈樱桃红色外观。
3、防制要点
改善饲养环境,保持猪舍卫生、干燥、通风,控制舍内气温,防止气候突变对猪群造成影响,不要突然改变饲料和饲养方法,防止饲料单一。
对仔猪可实行早期补料,1周内限制饲料摄入量,仔猪饲料营养成分中减少蛋白质含量,增加纤维素和维生素含量,补加亚硒酸钠-维生素E粉和抗菌素药物。治疗原则为抗菌、利尿、消肿、抗休克和解毒。一般用口服抗菌药物辅以盐类泻剂的方法,抑制和消除肠道内细菌及其毒素。静脉注射葡萄糖、甘露醇、大剂量碳酸氢钠,口服利尿素等方法对减轻症状有一定作用。
责任编辑:马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