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母猪子宫内膜炎是现代养猪业的一大困扰,在种猪场发病率可达20%左右,给养猪业带来巨大的损失。其发病原因极为复杂,可以归结为细菌感染、母猪因素、公猪因素和养猪过程中不遵守操作规程等方面。本病的防控手段也因其发病原因不同而相差较大,主要可以在科学饲养、加强管理、做好免疫接种及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等方面入手进行预防和控制。文章就母猪子宫内膜炎的发病原因、症状、治疗措施及预防措施4个方面进行了较为详细地阐述,并对本病的有效防治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母猪;子宫内膜炎;防治
随着我国畜牧业生产的快速发展,养猪业作为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畜牧生产者的大力关注,养猪生产方式正在由传统的散养式家庭养猪逐步被规模化养猪所替代。与此同时,也伴随着许多问题的出现,其中母猪子宫内膜炎是困扰规模化猪场广大养猪生产者的一个重要问题[12]。近几年来,许多集约化养猪场均存在此病,且有逐步蔓延的趋势,发病率20%左右,有的猪场发病率可高达40%以上。母猪子宫内膜炎是猪繁殖障碍病中的主要疾病之一,病因极为复杂,国内外研究表明本病的病原涉及多种病原微生物。此病多发于产后,部分未配种的后备母猪也可能发生,患猪若得不到及时有效地治疗,往往会转为隐性或慢性感染,泌乳量减少、无乳或乳汁质量差,不愿给仔猪哺乳,致使哺乳仔猪拉稀,发育不良;发情周期紊乱,屡配不孕,产仔少,产死胎,乳猪发生黄白痢等疾病,如果发展成顽固性子宫炎后,则会增加生产母猪淘汰率,母猪容易继发感染其他疾病,而加大猪场的损失。虽然各地均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予以防治,但发病率居高不下,最主要的原因是本病致病病原的种类繁多,而且在抗生素和消毒药的不规范使用下,致病病原菌常常出现耐药性,从而达不到预期的治疗效果。鉴于本病的复杂性,本文针对本病的发病原因、症状、治疗措施和预防措施进行概述。
1 发病原因
本病的病因比较复杂,大体可以归结为原发的细菌感染、母猪患病继发细菌感染、公猪患病引发母猪感染,以及饲养过程中不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等几个方面。
1.1 细菌感染
病原菌感染如大肠埃希菌 [34]、链球菌[4]和绿脓杆菌[4]是引起母猪子宫内膜炎的主要原因,但引起子宫内膜炎的病原菌很多,还涉及化脓棒状杆菌[4]、沙门菌[4]、葡萄球菌、克雷伯菌、奇异变形杆菌、假单胞菌、嗜水气单胞菌、枸橼酸杆菌及支原体等,还有病原性真菌,如念珠菌、放线菌和毛霉菌等引起的感染。MacLachlan等1987年从18例病猪子宫内检出大肠埃希菌6株、化脓棒状杆菌2株、奇异变形杆菌2株、假单胞菌1株和链球菌1株;Berner等在1993年通过子宫颈拭子取样,在从55例病例中检出22株大肠埃希菌,55例检出链球菌12株;刘忠华等1998年从27例病猪的子宫阴道分泌物和22例淘汰母猪子宫及卵巢内容物中分离到大肠埃希菌74株、链球菌27株、葡萄球菌9株、嗜水气单胞菌5株、克雷伯菌6株、变形杆菌6株及沙门菌4株,其中60株大肠埃希菌能致死小鼠;郑立栋等2001年在21例患猪子宫分泌物中分离到35株细菌,其中大肠埃希菌、葡萄球菌各11株,链球菌7株,克雷伯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枸橼酸杆菌各1株,其他菌2株;黄淑坚等2002年从12头患猪子宫内膜炎症分泌物中分离到3种细菌,分别为大肠埃希菌、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李彩虹等2005年从56头患病母猪子宫分泌物中分离到6种细菌,其中葡萄球菌22株、链球菌9株、化脓棒状杆菌4株、大肠埃希菌2株、沙门菌2株、绿脓杆菌1株。
1.2 母猪因素
母猪本身患有疾病,如猪瘟、细小病毒病、伪狂犬病、乙型脑炎、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性腹泻、结核病、布鲁菌病和滴虫等容易继发感染子宫内膜炎[57]。母猪在分娩、难产、产褥期中抵抗力下降,抗病能力削弱,如果内外环境中存在病原,也易引发本病。另外,正常子宫内含有大量的有益菌群[8],同时也存在一些内源性病原菌,在正常情况下,内源性病原菌不能大量繁殖,一旦受到应激或饲粮缺乏某些维生素时,机体抵抗力下降,内源性病原菌大量生长繁殖,毒力增强,从而引起子宫内膜炎[9]。妊娠母猪重胎期(即妊娠后80 d~100 d)不吃料或少吃料,妊娠母猪从日粮中获得钙离子少,而钙离子是子宫收缩的原动力,故妊娠母猪在炎热的夏天出现不同程度的生产不正常现象,特别初产母猪更加明显,这也是引起子宫内膜炎的原因[5]。
1.3 公猪因素
公猪生殖器疾患,精液有炎性分泌物或配稀释液过程污染病原菌等,通过交配或授精均可能感染母猪而引发子宫内膜炎。
1.4 饲养管理不当及不合理操作
饲养管理不当,在饲料配比中油饼比例过高,饲喂发霉变质含有毒素原料,青精料比例不当,饲喂酒糟、豆渣催乳等导致营养失衡等,使母猪体质下降,非特异性免疫力下降,也容易受到致病菌的感染而引发本病。
猪舍环境不清洁,场地消毒不严,流产及死胎的胎衣、胎儿处理不当污染环境,也可能造成外源性的感染。
配种、人工授精、阴道检查时未对公、母猪生殖道,外部消毒以及器械、操作人员手臂未进行消毒或消毒不严格;输精操作不熟练损伤产道;输精频率过高,导致机械损伤和感染。
子宫收缩乏力及难产、胎衣不下、恶露蓄积或死胎未排发生腐烂而引起子宫内膜炎。
阴道脱、子宫脱等造成母猪产道损伤而引起感染。
2 症状
母猪子宫内膜炎大体可以分为急性子宫内膜炎、慢性子宫内膜炎和隐性子宫内膜炎三类,其中以慢性子宫内膜炎多见。
2.1 急性子宫内膜炎
病猪精神不振,食欲减少或不食,体温升高,鼻盘干燥,不时见拱背努责,频频排尿,阴门不时流出灰黄色或灰白色、污秽有腥臭味分泌物,有的夹有胎衣碎片,卧下时更明显,哺乳母猪泌乳量减少,不愿给仔猪哺乳。
2.2 慢性子宫内膜炎
慢性子宫内膜炎较为多见,病猪有轻度全身反应,症状明显,精神沉郁,体温升高,食欲减少或不食,饮欲增加,鼻镜干燥,尿少赤黄。主要在种母猪尾根、阴门周围有恶臭味的黏稠分泌物,干后形成薄痴,颜色为淡灰色、白色、黄色、暗灰色等,站立时不见黏液流出,卧地时流量较多,种母猪逐渐消瘦。哺乳母猪拒绝给仔猪哺乳,或泌乳量减少、无乳,或乳汁质量差,致使哺乳仔猪拉稀,发育不良;或发情周期紊乱,屡配不孕;或产仔少,产死胎;有的病猪进行性消瘦,继发感染败血症者可能以死亡告终。
2.2.1 慢性卡他性子宫内膜炎 母猪一般无全身症状,体温有时略有升高。食欲及泌乳量下降,发情周期不正常,有时虽正常但屡配不孕;冲洗子宫时回流液略有浑浊,似淘米水或清鼻液。
2.2.2 慢性卡他化脓性子宫内膜炎 母猪有轻度的全身反应,逐渐消瘦;发情周期不正常,从阴门流出灰色或黄褐色稀薄脓液,其尾根、阴门、飞节上带黏有阴道排出物并形成干痂。
2.2.3 慢性化脓性子宫内膜炎 常从阴门排出脓性分泌物,有臭味,卧下时较多,呈灰色黄褐色、灰白色不等,阴门周围皮肤及尾根上粘附有脓性分泌物,干后形成薄痂,冲洗子宫时,回流液浑浊,像稀面糊状,有时呈黄色脓液。
2.3 隐性子宫内膜炎
病猪一般无明显的全身症状。食欲时好时差,发情周期不正常且无规律,屡配不孕,冲洗子宫时回流出略浑浊似清鼻样的液体。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