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剖检变化与病原感染的联系
临床症状的发生以及病理损伤的程度均与病毒最高滴度出现的时间和出现的组织有关。PRRSV感染后,首先在局部的易感巨噬细胞中复制,然后迅速向全身淋巴组织和肺扩散;在病毒感染后的7~14天,PRRSV主要在单核细胞分化较好的子细胞中复制,这些细胞主要分布在肺脏和淋巴结,所以病毒滴度在肺脏和淋巴结中最高,在PRRSV急性感染病例中肺脏和淋巴组织的组织损伤最为严重。但这些损伤本身肉眼并不可见,只有当局部损伤激发明显炎症反应之后才能观察到。如肺脏发生严重浆液渗出填充肺泡时,才能表现肺水肿;在肺泡间质形成增生性炎症则表现弥漫性间质性肺炎;在继发副嗜血杆菌等细菌后,则会形成大量纤维素渗出形成肺脏及心包等严重粘连;由于巨噬细胞被破坏造成免疫抑制,继发化脓细菌大量繁殖,而形成弥漫性或局灶性化脓。
(三)辨别各脏器剖检变化的主次因果关系
PRRSV感染形成多脏器浆膜及粘膜的出血与感染造成血液性状的改变和小血管的完整性受损有关,出血倾向较为温和,在较强毒力毒株感染的病例中较为典型和恒定,而在较弱毒力毒株感染病例中则往往只有在少数部位形成出血,且部位不定。心脏衰竭多因呼吸衰竭形成心肺共同衰竭造成,变化虽然恒定且无明显证病性。肝脏和肾脏表现土黄颜色,则是由于代谢消耗经时较久造成细胞广泛变性的表现,在急性病例中则以淤血变化为主颜色相对较深,这些变化虽然较为恒定,但是由于是继发的代谢障碍,通常也不能作为证病性变化。
(四)继发感染的初步辨别
与PRRSV混合感染的常见猪病病原包括:圆环病毒、猪流感病毒、猪瘟病毒、猪伪狂犬病毒、多杀性巴氏杆菌、猪副嗜血杆菌、猪链球菌-Ⅱ型、猪胸膜肺炎放线性杆菌、大肠杆菌、霍乱沙门氏菌、肺炎支原体、附红细胞体、弓形体等,许多猪场的病同时存在多种病原,个别猪场以2~3种病原为主。支原体并发感染严重的病死猪肺部的尖叶、心叶、中间叶和膈叶的前缘呈肉样或虾肉样实变。巴氏杆菌和博氏杆菌等继发感染则可见喉、气管等处粘液与泡沫增多,严重时可见化脓和支气管等呼吸道粘膜充血。巴氏杆菌和链球菌继发感染时多见细支气管及周围肺泡内充满白色脓汁。放线菌继发感染则可见明显出血性坏死。副嗜血杆菌继发感染则表现多发性浆液纤维素性胸膜炎和腹膜炎,胸腔、腹腔内有黄色积液或纤维性渗出物,部分病例肺脏浆膜与胸膜或心包纤维素性粘连。全身淋巴结及多部位粘膜和浆膜出血则要考虑与猪瘟混发。仔猪较严重腹泻则多是由于肠道菌群紊乱继发沙门氏菌等肠道菌群等引发。肥育猪和母猪的突然死亡,肺脏水肿、坏死则与继发巴氏杆菌有关。仔猪关节炎表现明显则要考虑关节炎型链球菌和副嗜血杆菌。值得注意的是由感染PRRSV后的继发感染,由于猪只个体差异造成同群猪种发病猪的继发感染病变差别较大,且呈多种病原混发,剖检变化更加复杂多变,剖检时更需全面而谨慎。
四、防控措施
(一)采取有效的生物安全措施
猪“高热病”由于病情复杂而严重,高死亡,治疗难度大,该病的防控工作中一定要贯彻 “预防为主”的原则。在本病发生的高危季节和高危地区要封闭切实加强装猪台、人员出入口、污水排出口、物料出入口等容易传入疫病地点的管理。生产区和生活区严格有效隔离,猪场工作人员必须经过严格防护、消毒后方可进入生产区;做好猪场废物、污水处理和杀虫、灭鼠等工作。切实做好圈舍的清洁与消毒工作,消毒药可以选择对病毒效果较好且刺激性较小的消毒剂复合醛类消毒剂,如CID20等消毒剂。做好免疫注射,重点要做好猪瘟、猪伪狂犬、巴氏杆菌疫苗、链球菌Ⅱ型、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等疫苗的免疫注射工作。螨虫、蛔虫和鞭虫等体内外寄生虫能损害机体免疫系统,使猪群抵抗力下降,应在适当时机,选择对体内外寄生虫效果明显的驱虫剂进行驱虫。
(二)根据疾病具体实际合理安排免疫蓝耳病疫苗接种
在疫苗的应用问题上,实践效果仍存在较大争议,但疫苗免疫的指导原则是刺激机体产生较高水平的特异性免疫。蓝耳病阴性场,生产稳定,可不免疫,但要严格做好生物安全工作并密切关注可能的感染。蓝耳病阳性场,生产基本稳定时,如果抗体水平较高,在蓝耳病风险较小时,可暂时不安排免疫,但要密切关注、定期检测;如果抗体水平低且较一致,蓝耳病感染风险较高,最好尽快安排免疫;抗体水平高低不齐,蓝耳病风险较高,应安排免疫,必要时要加强免疫。感染场或发病场如果应用免疫血清等方法一定要保证方法的安全性。
(三)用好脱霉剂减少霉菌毒素的毒害
使用霉变饲料,霉菌毒素特别是黄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烟曲霉毒素、呕吐毒素、单端孢霉烯等除能使猪中毒和发病以外,还会造成免疫功能和机体抗病力降低,是当前养猪生产中“百病缠身”的重要诱因,同时也会成为猪“高热病”感染和爆发的重要隐患。但许多脱霉剂产品脱毒方式单一、效果不确实,难以起到应有的作用,建议采用吸附降解多种霉菌毒素的高效吸附剂,如法国的“霉毒杀”等产品较好。
(四)针对继发感染合理使用抗生素
必需对继发感染的细菌有较为明确的认识,必要时应做药敏试验,不能乱用抗生素。在每个猪群的继发感染的细菌并不完全相同,不能照搬别人的方案。如有肺脏病变及其轻微、无明显肉眼可见变化或仅表现轻度水肿,则表明无明显继发感染;纤维素渗出,出血严重,肺大叶肉变严重,肺大叶化脓性变化严重,间质性肺炎严重的则表明有明显肺部继发感染可则要以应用抗生素治疗肺部继发感染为主。伴关节炎的病例则表明继发全身细菌性感染则要选用血药分布广的抗生素。治疗发病猪只时应避免重复使用本场中常用抗生素。应用高效、安全性较高的抗生素,尽量避免毒性较大的抗生素如磺胺等药物。同时合理利用中药在提高免疫力、解除表症和抗病毒等方面的药理作用,减少抗生素的使用,达到预防和控制疾病的效果。避免饲料中长时间超量添加利巴韦林、金刚烷胺,避免长期应用黄芪多糖等药物。
(五)新一代大环类抗生素在猪“高热病”防控中的应用
研究表明替米考星在减轻保育期仔猪发生PRRS的影响非常有效。而用药时间非常重要,在群体感染初期效果良好;当大部分动物发病时才用药,其功效会极大地减弱。可通过流行病学确定替米考星的用药的时机,即猪群最初出现症状时,及时应用。也可在流行的高风险期和生长周期的关键控制环节,策略性给药,如应用比利时浩卫公司“泰美妙”(原装进口的20%替米考星预混剂)母猪围产期(产前1周至产后两周)和保育仔猪饲料中添加500g/吨,作为预防给药;在发病初期添加量加倍即1000g/吨,对该病的防控和病情的控制有明显效果。
(六)合理控制发病猪病情
症状严重及明显神经症状的猪只失去治疗价值,应作安乐死后,无害化处理。症状较严重猪只应从群体猪剔除,必要时再集中治疗。治疗原则为保证水盐代谢平衡补充维生素、糖与蛋白质,保证基本生存需求;应用中药解肺实热症并保护并刺激患病动物自身免疫力;应用“泰美妙”等替米考星药物抑制PRRSV病毒增殖,必要时应用高效敏感抗生素控制继发感染。尽量饮水和拌料给药,避免注射给药引起应激反应加重病情或增加死亡。
(七)以防控“高热病”工作为基础,全面提高猪场生产管理水平
当前“高热病”的防治工作对猪场既是危险的挑战也是提升猪场管理水平的契机。疾病预防中应避免侥幸和得过且过的心理,发病时临时应付、顾此失彼的错误做法。如前所述“高热病”的防控要从生物防控、营养饲料、饲养管理、免疫接种、群发病的诊断治疗等多方面切实提高,切实做好这些工作同时也是其它疫病防控的基础,也就是对猪场疾病防控水平和饲养管理水平的全面提高。
责任编辑:(实习)马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