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集约生产条件下猪的咬尾行为越发明显,对养猪业的危害也日益突出,导致这个现象出现的原因比较多,如猪舍面积,饲料营养,猪舍的环境,寄生虫,同群猪的体型差异等等均会出现这一现象。 |
猪的咬尾行为及其影响
近年来随着养猪规模和集约化程度的提高,猪的食肉癖其中主要是互相啃咬尾巴的现象变得普遍起来,并严重影响猪只的健康和生产性能。据研究,发生咬尾的猪群,其生产速度和饲料效率可降低20%以上。
原因与对策
导致猪只咬尾行为的原因可能有营养的、环境的和心理的等诸方面的因素。
1、每头猪所占饲喂器和饮水器的面积和数量
最好保证每4头猪一个饲喂器,保证足够的饮水位置,并不断供给新鲜、清洁的饮水将有助于降低咬尾的发生率。至少每20头猪有一个乳头式或鸭嘴式饮水器,或者每25头猪拥有一个杯式饮水器。
2、猪只占地面积
生长猪在不同体重阶段应有随之增加的适宜占地面积。
3、同圈猪只的体重差异
据观察,当同一猪圈饲养着体重大小相差悬殊的猪只时,体重较小的猪往往是咬尾的攻击者。因此,应尽可能地根据体重大小分群饲养,并经常调整。
4、猪舍环境小气候
猪舍应有良好的通风、温度调控及粪水处理系统,并定期检查。
5、外寄生虫
像虱子、疥螨一类体外寄生虫可引起猪体皮肤刺激而烦躁不安,而且可致耳根、肋部等部位出现过量的油性渗出物,这对其它猪只有吸引作用。宜采用体外喷雾药液的方法控制外寄生虫的发生或蔓延。
6、营养因素
饲粮营养不平衡,某些营养成份缺少使猪出现营养应激,这也是导致“不适综合症”的一个因素。定期或不定期的饲料抽样分析是解决这类问题的有效方法。
7、行为因素
在密储封闭饲养条件下,猪易产生厌倦情绪,于是互相“玩弄”耳朵或尾巴,最终导致严重的食肉癖。可在栏舍中悬挂旧轮胎、铁链或其他供玩要的物什。
有时咬尾行为或咬架可由猪群中个别特别凶恶的猪只挑起,有必要及时隔离个别凶恶的猪只及被咬伤的猪,使前者镇静下来,后者伤口愈合。
8、关于断尾
给仔猪断尾巴是一种被普通采用而行之有效的控制猪咬尾行为的办法。在仔猪生下的当天于第一次注射补铁剂以后进行断尾,方法是以离尾根大约1厘米处,用钝口剪钳将尾巴剪除,并涂上碘酊。
断了尾并不等于万事大吉,实际上,断尾后咬耳和其它形式的食肉癖可能随之加剧。给猪断尾并不意味着消除了使猪产生应激的诸种因素,在各种应激因素中,还有一些(如日粮组成、饲喂方式等)则需细致检查并采取适当的措施加以解决。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