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技术 > 猪病防治 > 传染病 > 猪蓝耳病 > 猪蓝耳病的原因辨别及技术防治
作者:佚名来源:互联网时间:2015-01-30 16:00点击:次
生猪蓝耳病感染后由于继发感染的影响,会表现许多不同的临床症状。共同症状是发热,体温达40.0~41.5度,体表皮肤发绀、出血,皮肤严重发绀时呈蓝紫色,耳部发绀呈蓝紫色的频度最大。 (1)毛囊出血 毛囊出血又常见两种情况:一种是出血点密布全身,针尖大,不会扩大,若病情好转,出血点会逐渐消失。另一种是患猪皮肤、特别是颈部和背部皮肤密布铁锈色或蓝紫色出血点。 (2)保育-生长猪 发病常突然出现厌食,体温升高达40.0~41.5度,出现眼眶浮肿,发绀呈蓝紫色,吻突发绀呈蓝紫色,耳发绀呈蓝紫色的三蓝现象。 (3)哺乳仔猪发病往往是经胎盘感染后生下的弱仔。这种弱仔多在产后24小时死亡,不死的3~4天后就出现毛焦、消瘦、鼻唇干燥、呼吸困难、体温升高、发抖、四肢做游泳状姿势、蹄边发绀呈蓝紫色、站立不起、拉稀、无力吸乳,死亡率高。 (4)阴囊出血是公猪最常见的症状。阴囊皮肤刚开始出血时是密密麻麻的淡血点,远看似淡血斑,随之越来越明显,越来越严重,变为蓝紫色,再进一步发展蓝紫色出血灶坏死、干固、硬结,类似蓝紫色球形结痂。 (5)粒状出血。这种出血先是菜籽粒大,逐渐增大到芝麻粒大乃至绿豆大,最后增至指头大小,边增大边成蓝紫色,到了指头大就坏死、干固、硬结,最后成为一个个蓝紫色凹陷的瘢痕。
责任编辑:胡文会 |
猪病防治 | 猪病解析 传染病 呼吸道病 寄生虫病 繁殖疾病 兽药常识 消化道病 猪病大全 |
猪群保健 | 保健方略 疫苗免疫 添加剂进展 中兽药进展 |
锥嗡茄?/strong> | 公猪饲养 空怀母猪 妊娠母猪 哺乳母猪 乳猪/仔猪 保育猪 育肥猪后备猪 |
遗传育种 | 品种图谱 引种指南 人工授精 品种介绍 遗传育种 |
猪病图谱 | 细菌病 病毒病 繁殖病 营养代谢病中毒病外科病内科病寄生虫病猪解剖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