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技术 > 猪场管理 > 陈俭:再谈“提质增效、降本减耗”
作者:陈俭 金陵集团来源:企业时间:2024-02-02 20:04点击:次
非洲猪瘟疫情在我国的发生,让很多人认识到了生物安全的价值,也让很多人看到了猪场可以进一步提升的管理空间和方向。本文结合非洲猪瘟疫情大背景,简要介绍笔者所在企业一些降本增效的方向和动作,以供养猪人参考。 一、降本增效之系统稳定 降本增效是企业永恒的话题,虽因企业不同,因人、因时、因环境不同,问题各异,采取的措施各异,但有规律可循。下面把我们公司的思路分享给大家: 1. 统一品种(法系猪)、优化胎龄结构、使用最好的种猪和精液搭配; 2. 统一营养标准(按照法系猪的营养标准来优化配方); 3. 统一生产节律(从最容易实施的周均衡配种开始); 4. 统一免疫保健理念和思路(参照免疫学基本原理固化后,再监测、评估并优化); 5. 统一管理提效的思想(核心是人员质量和绩效管理)。 这一系列动作,简化了整个养殖体系的管理要素,稳定了整个团队和猪群,这种稳定带来的价值相比以前有了质的变化(见下图)。养猪生产中,只有在猪与人的全面稳定前提下,才能去有效提升经营管理,才能去谈高质量的降本增效。 有了稳定均衡的数据,再从畜禽、饲料、动保、人工、水电、折旧、死亡、销管财费用上的全成本数据细化分析,提炼改进机会点,绝大部分企业都能在成本方面逐步实现稳中下降。 越是行情低迷,越要提升猪群的健康度;越是行业内卷,越要打造有价值的团队,因为每次猪群波动和团队流动都可能带来灾难性损失,降本增效就无法有效落地。 二、降本增效之提质增效 生产指标提升无疑是降本增效的主旋律。以金陵集团为例,近两年以来,PSY、MSY以12%~15%的速度在提升。疫情高风险期间(2019—2021年),PSY为21.03,2022年PSY上升到23.3,2023年达到了25.9,断奶到出栏全程成活率也从2022年的89%,上升到了2023年的94%以上。虽然这些指标跟国内最高水平相比还有差距,但确实在稳步提升中,这种生产效率的提升无疑是最有效的降本手段,能取得此进展的前提依然是生产系统的总体稳定。在生产系统总体稳定的前提下,通过规范生产(种源性能与健康、均衡生产、批次化管理、全进全出管理),开展精细化管理(环境、体况、饲喂、免疫、保健),将育肥猪料肉比、日增重、死亡率作为育肥猪全成本控制的核心,所有工作都回到简单而实用的流程和标准化建设上来,让线上线下养猪实现同步,用数据来指导养猪降本增效。 三、降本增效之降本减耗 1. 关于人、车、物的洗消和检测:后非瘟时代用于消毒检测的费用极高,许多企业大量使用消毒剂和防护服、频繁地检测、人员长时间隔离,虽然大家在执行,但老板们也在质疑其必要性。笔者认为要根据硬件条件、实际情况进行变通,非瘟防控的核心是要符合科学原理、遵守规则。抓好关键点才能降本减耗。以西南地区为例,笔者建议该地区猪场尽可能借助高温和时间来降低大环境的病原风险。车辆洗消、人员消毒、物资消毒的关键是“做到位”。如果饲料车外表每天都可以检测到非瘟病原阳性,那么是否有必要花费3个小时以上检测安全后再放行?如果这样操作的话,车辆运行效率极低,成本随之提升。事实上检出阳性都是概率事件,与其花钱、耗时间检测和等待,不如花钱把洗消工作“做到位”,一次做好关键点,做到肯定放心,而不能因为心里感觉不安全便不停地加码。 2. 关于栏位利用率:不同季节和行情可以有不同做法。母猪场保持相对稳定,且不能过度追求满负荷,93%~95%的利用率就是个不错的做法,否则物极必反;在不同季节育肥猪舍饲养密度可以灵活调整,南方每头猪的栏位使用面积可以为0.8~1.4m²,根据实际情况合理控制最佳饲养密度对降本增效成果显著。 3. 关于人均效率:为什么有的猪场人均饲养1000头肥猪,而高效场人均可养到3000头肥猪,排除客观因素,人的主观因素带来的损耗又该如何解决?真的只是硬件的问题吗?现场多数情况下是理念问题,重点关注生产一线的有效劳动时间,如何解放劳动力,让更多人花时间做更有意义的事,是非常有效的降本减耗途径。 4. 关于猪群管理:养猪生产工艺流程中,各环节执行准确就能有效减耗,重点提示体况管理上的价值挖掘,不同猪场仔猪落地时的成本差异可达20~30元/头,部分甚至更高。 5. 关于生猪销售过程损耗:例如,1000头猪如果卖5天,从第2天开始就出现猪群采食量明显下降的情况,这种因出栏时间跨度长造成的损失非常容易被忽略。 6. 关于软硬件共享:尽可能减少资产的闲置,采取安全而有效的共享方式来降本,比如共享洗消中心、共享交通工具、共享司机等,在生物安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闲置资源是猪场最为突出的浪费。 7. 关于饲料制粒温度与保温时间:截至目前,南方很少见到来自饲料的非瘟感染风险,北方的案例相对比较典型,因此不同区域环境污染影响不同,需区别对待。 8. 关于物资库存管理:各类物资的库存管理不当,太过与不足都会是损失,要么占用资金带来隐形成本的增加,要么控制了隐形成本浪费但却带来巨大的生产风险。可以把生物安全要求延伸到供应端,从而进一步降低自己的库存成本和入场时的生物安全风险,规模场一般库存周期推荐2~3个月。 四、总结 猪场在前面提到的基础生产规范和标准统一的前提下,有了人才稳定的团队以及生产与健康稳定的猪群,进而需要不断减少管理要素,借助数字化和人工智能工具,重点关注一线生产有效行为和团队有效管理行为。深入生产一线,从生产实践中逐步提升,比如更精准的饲料供应(包括营养的匹配性)、更精准的动保产品应用、更精准的环境管理、水电燃料的精细化管理,跟过去的自己比,让更多的养猪生产动作和管理动作有效,持续把低效无效的动作和管理降到最低就是最有效的降本增效。坚持系统科学养猪路线,把正确的事做到极致都是降本增效。 专家点评 猪业严冬,寒风呼啸,何以解忧?降本增效!如何降本增效?大家见仁见智。总体而言,提质增效、降本减耗无外乎下面几个途径:种(品种、品系、配套系)、料(饲料原料、配方和饲喂模式)、环(舍内外环境控制、空气、饮水、粪污处理)、管(精细化管理、动物福利)、防(防疫体系和生物安全方案)、算(经营核算、数据管理、人工智能)、售(售猪时机、销售渠道、品牌建设)、保(融资、保险、期货套保)。当然,不同的企业要结合自己的实际,充分挖掘自己的优势,尽最大努力补齐自己的“短板”。 本文作者是来自养猪生产一线的技术管理综合型高管,他从生产实践中提炼出了适合养猪企业降本增效的主要路径,分别从种、料、管、防四个方向开展系统降本增效的具体操作。每个猪场在运营管理过程中都有很多需要攻克的难点,要分清问题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确认优先次序,逐一解决,同时要考虑每个方向上价值挖掘的上限,比如总产仔数近期内已经达到现有条件下的天花板,则降本增效应该转向通过中短期努力即能见效的发力点,如降低死淘率、改善猪群整齐度等,要因地制宜地设计和运营自有体系。无论是提质增效还是降本减耗,都需要经验丰富的复合型人才,因为归根到底,人才是企业最核心的价值。选好用好人才,有效激发人才的最大潜能,就是最大的降本增效,反之,就是最大的浪费(点评专家:仇华吉)。 点评专家 仇华吉: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猪传染病研究室主任、猪烈性传染病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主要从事猪瘟、非洲猪瘟和伪狂犬病相关的基础和应用研究。 本文作者:陈俭 预防兽医学博士(浙江大学),高级兽医师、执业兽医师。2012年10月至2021年7月就职于云南神农集团(养猪事业部),历任兽医总监、生产总监、事业部部长、董事、首席战略官等职务;2021年9月至今任广西金陵集团养猪事业部常务副总经理(兼首席技术官) 审稿专家:黄红梅、陈芳洲、张交儿、梁宁 编辑:冯亚敏(河北方田) 王恩慧(猪易网) 审核:仇华吉 来源:抗非大家谈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