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频道

主页 > 技术 > 疾病防疫 > 猪病大全 > 病毒病 > 涨知识!规模养猪场猪蓝耳病的诊断与治疗案例

涨知识!规模养猪场猪蓝耳病的诊断与治疗案例

作者:佚名来源:猪e网时间:2017-01-11 09:41点击:

  1.jpg

  一、猪蓝耳病的概述

  猪蓝耳病又称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引起的一种免疫抑制性病,以成年猪生殖障碍、早产、流产和死胎,以及仔猪呼吸异常为特征的传染病。高致病性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变异株引起的一种急性高致病性传染病。仔猪发病率可达100%,死亡率可达 50%,母猪流产率可达30%,育肥猪也可发病死亡。

  二、规模猪场猪蓝耳病的流行特点

  本病呈地方性流行,传播迅速。不同年龄、性别、品种猪均感染。易感性有一定差异,种猪、生长猪和育肥猪症状较温和。母猪、仔猪症状较严重,仔猪致死率可达 80%~100%。病猪和带毒猪是本病主要传染源,感染猪能大量排毒,如鼻分泌物、粪便、尿液中均含有病毒;耐过猪可长期带毒且长期向体外排毒。传播途径主要是呼吸道与消化道传播——水平传播。垂直传播发现的病例较少。当健康猪与病猪接触时,如果饲养密度过大、圈舍潮湿、空气不流通、寒冷、阳光不足、频繁调运、天气突变等都容易导致本病的发生与流行;特别是大型养猪场该病发生较多,传播快,舍外散养传播速度慢。 母猪产前一周发生早产、流产或生产成绩下降,环境越差,感染越快,1~3个月后重复发生,呈持续感染,流行期一般70~100天,最长4~6个月。病初呈大流行性传播,有明显“跳跃式”传播,无明显季节性,春季多发,仔猪冬季严重,母猪常年发病。继发细菌及支原体等感染使症状加剧,死亡率增高。

  三、规模猪场猪蓝耳病的传染源与传播途径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病毒病原体多经接触传播,感染猪和康复猪是主要的传染源。病毒可以通过鼻、眼分泌物、胎儿及子宫甚至公猪的精液排出,感染健康猪。本病主要通过呼吸道或公猪的精液经生殖道在同猪群间进行水平传播,也可以进行母子间的垂直传播。风媒传播在本病流行中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气源性感染可以使本病在3公里以内传播。新疫区常呈地方性流行,而老疫区则多为散发性。口、鼻的感染可能是自然感染的途径。康复猪通常不能再发生感染。

  四、规模猪场猪蓝耳病的临床症状

  人工感染潜伏期为4~7 d,自然感染一般为14 d左右。母猪发病首先表现为精神倦怠、厌食和发热。妊娠后期易发生早产、流产、死胎、木乃伊胎及弱仔,持续一段时间后出现重新发情现象,往往引起母猪不育和产奶量下降;少数猪耳部发紫,皮下出现一过性血斑。有些发病母猪后期出现后躯无力、不能站立或共济失调等神经症状,母猪流产率可达30%以上。2~28 日龄仔猪最易感,症状明显,发病率可达l0%。死亡率高达80%,早产仔猪在出生时或几天内死亡。大多数仔猪表现为呼吸困难、肌肉震颤、后肢麻痹、共济失调、打喷嚏、嗜睡,有些病仔猪耳发紫,躯体末端皮肤发绀。育肥猪主要表现为眼睑肿胀、结膜炎、腹泻和肺炎症状,成年猪也可发病死亡。公猪感染发病主要表现为咳嗽、打喷嚏、精神不振、呼吸急促、运动障碍、性欲降低、精液品质下降、射精量减少。

  五、规模猪场猪蓝耳病的病理变化

  猪蓝耳病可见其耳尖、四肢末端、尾巴、乳头和阴户等部的皮肤呈蓝紫色;病程稍长者,可见整个耳朵、颌下、四肢及胸腹下均呈现紫色,耳壳等部的表皮有水泡、破溃或结痂,头部水肿,胸腔颌腹腔有积水。

  本病的特征性病变发生于肺脏,主要以间质性肺炎为特点。眼观,肺脏膨满,表面有大小不等的点状出血,尖叶和心叶部有灶状肺泡性肺气肿并见淤斑,肋膈面间质增宽、水肿,有红褐色淤斑和实变区。肺切面上见血管断端有凝固不全的血液,支气管断端有少量含泡沫的液体。镜检,肺组织以多中心性间质肺炎为特点。病初,炎灶内浸润多量巨噬细胞和小淋巴细胞,肺泡上皮和受累的支气管上皮脱落,肺泡膈的增生变化较轻,形成卡他性肺炎的变化;很快,肺泡隔中的结缔组织明显增生,淋巴细胞浸润,肺泡隔增厚,肺泡腔变小或消失,被增生的结缔组织所取代,形成典型的间质性肺炎变化。所产死胎或弱仔猪胸腔内有大量清亮液体。

  其他器官的病变,除了一些非特异性变化外,还有两个特点:一是小血管通透性增大或发生纤维素性坏死而引起的水肿;另一是于继发性感染的有关病变,如继发霍乱沙门氏菌感染时,可见有纤维素性坏死性肠炎;继发多杀性巴氏杆菌时,则肺脏病变加重,常伴发有纤维性肺炎病变;继发链球菌或伪狂犬病时,则还出现化脓性脑脊髓膜炎或非化脓性脑炎等变化。

  六、规模猪场猪蓝耳病的诊断

  (一)病理表现

  剖检2头病死猪:死猪的颌下、肺门、肠系膜、腹股沟等部位的淋巴结明显水肿出血,切面呈大理石样外观;膀胱积尿,黏膜出血;肾脏质脆、被膜易剥离,表面散布针尖样出血点,切面出血;胃底部黏膜出血;肝脏瘀血、肿大,脾脏肿大;胸腔积液,心包积液,心外膜、心肌严重出血,心内膜出血;肺充血、水肿,肺小叶间质明显增宽,手感肺脏有捻发音,切面流出许多泡沫样液体,部分区域发生实变;脑膜充血。

  (二)实验室诊断 1、病理组织学检查

  取病猪心脏、肝脏、淋巴结、脾脏、肺脏、肾脏、大脑等组织器官,10%中性福尔马林固定,常规石蜡切片,HE染色,光镜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心脏心肌纤维间见严重充血、出血,并有少量的淋巴细胞、巨噬细胞浸润,部分心肌细胞发生颗粒变性,表现为急性出血性心肌炎。肝脏明显充血、出血,肝细胞肿胀、颗粒变性,间质有散在的炎性细胞浸润。淋巴结充血、出血,淋巴窦和淋巴组织周围有大量的红细胞,表现为急性出血性淋巴结炎。脾脏广泛性充血、出血,淋巴组织灶状坏死,白髓区尤为明显,表现为急性坏死性脾炎。肺脏严重充血、出血,支气管及动脉周围间质显著增宽,结缔组织增生,其中有大量的炎性细胞浸润。肺泡壁明显增厚,炎性细胞浸润,成纤维细胞增生,肺泡腔变窄或消失,有的肺泡腔中有淡红的浆液渗出,其中混有少量淋巴细胞和脱落的肺泡上皮细胞,表现为弥散性急性间质性肺炎。肾脏显著充血、出血,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发生颗粒变性,肾小管腔变得不明显,肾小管之间见少量炎性细胞浸润,成纤维细胞大量增生,表现为急性出血性间质性肾炎。脑血管高度充血、水肿,血管周围

  有多量淋巴细胞及巨噬细胞浸润,形成“袖套现象”,有的神经元发生变性、坏死,周围有胶质细胞聚集形成“卫星现象”。胶质细胞大量增生,表现为典型的病毒性脑炎病变。

  2、细菌分离培养

  从病猪肝脏中分离细菌,以普通琼脂培养基、巧克力琼脂培养基进行培养,于37℃恒温箱中培养12~24小时后,结果未见细菌生长。

  (三)病原学检测

  蓝耳病在我国各省市普遍流行,临床症状与猪瘟、伪狂犬、猪细小病毒病、猪乙型脑炎、猪弓形体病等症状相似,仅从临床症状及大体剖检病变很难进行确诊,必须依赖实验室检测。用于病原学检测的方法主要有病毒分离鉴定、核酸探针技术、RT-PCR检测和免疫组化方法。目前RT-PCR已有商品化试剂盒可供操作,在大型养殖企业的实验室中正逐步发挥敏感、特异及时确诊的作用,在该病突发时,能够做到快速诊断及时采取措施,从而最大限度的降低损失。

  随着病毒核酸提取技术的不断改进,RT-PCR试剂盒操作的快捷性能也在不断提升,目前商品化试剂盒已经由异硫氰酸胍法提取病毒RNA、 Tripoli方法提取病毒RNA逐步转变为利用心柱内硅基质膜提取,省去了繁杂的步骤和对离心机等设备的较高要求,越来越为基层实验室提供了应用的便利。另外,对于进行大量监测和深入研究工作的实验室,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最大程度的降低污染的可能性、对病毒核酸含量进行量化,实时荧光RT-PCR试剂盒是首要的选择。北京世纪元亨动物防疫技术有限公司,正是基于以上原因,积极研制开发了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通用型、变异型)柱式提取改良的普通RT-PCR试剂盒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通用型、变异型)柱式提取荧光RT-PCR试剂盒。使用者应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需要和实验室基础设施配备情况进行选择使用普通RT-PCR方法或实时荧光RT-PCR方法;根据以下介绍选择选择不用类型的检测试剂盒:

  1、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RT-PCR诊断试剂盒(通用型)。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用于检测猪血清、精液和组织中的PRRSV,适用于PRRSV的检测、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

  2、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RT-PCR诊断试剂盒(变异株)。

  本试剂采用RT-PCR方法检测猪肺、脑等脏器组织和血清中的PRRSV(Nsp2 1594-1680变异株)的RNA,适用于PRRSV(Nsp2 1594-1680变异株)的诊断、检测和流行病学调查。

  3、血清学检测

  对送检的5份血清,以猪蓝耳病乳胶凝集诊断试剂盒进行血清学检测。取猪蓝耳病抗原50微升滴于洁净载被片上,再滴上待检血清50微升,充分混匀,涂成直径为1.5~2厘米的圆面,1~3分钟后观察结果。如出现肉眼可见的凝集现象(白色小点),可判断为阳性,无凝集反应、浑浊,判断为阴性。结果血清抗体阳性率为80%。

  4、荧光抗体检查

  取病猪的肾脏、脾脏,以恒冷箱冰冻切片机进行冰冻切片,丙酮固定5~10分钟,然后进行猪瘟荧光抗体染色,荧光显微镜观察,可见特异性亮绿色荧光。

七、规模猪场猪蓝耳病的预防

  (一)隔离

  发病初期,及时将患病猪、疑似患病猪、健康猪按群分别圈养于符合防疫要求且相对独立的不同圈舍,将病猪隔离于不易散布病原体而又便于诊疗和消毒的地方,以防疫病的传播和扩散。

  (二)加强饲养管理

  精心饲养养殖户要努力改善饲养管理条件。确保合理的饲养密度,做好驱虫、消毒、圈舍通风、防暑降温和保暖工作,为猪只提供舒适的生活空间;实行封闭管理和实施全进全出的饲养制度,谢绝参观;坚持自繁自养,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提供全价配合饲料,保证饲料质量,以提高猪体的抗病能力。避免各种应激,减少引种次数,确需引种,要从非疫区非疫场引进,引进后至少隔离观察14d,确认无病后方可合群饲养。

  (三)净化饲养环境

  猪舍的环境要严格执行消毒制度,建立无毒清洁猪场,加强饲养管理,及时调整猪群,改善猪舍通风采光,减少猪群饲养密度。及时清除猪舍内的粪、尿及污物,保持猪舍内适宜的温度、湿度、通风环境,加强猪场环境及猪舍和猪群的消毒工作,猪舍内可用季铵盐、络合碘等消毒液采用疫病期问的用药剂量带猪喷雾消毒 l~2 次,包括猪舍内的用具每天彻底消毒1次。

  (四)科学免疫

  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并严格遵守根据当地猪病流行情况和其他实际状况,科学制定免疫程序,切实做好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伪狂犬病等常规疫病的预防,尽量杜绝疫病的发生。受PRRS威胁地区和存在PRRS病毒侵染的猪场建议免疫程序:基础免疫首免用PRRS灭活疫苗肌肉注射,剂量为每头4 ML,3周后同剂量复免,以后每隔5~6个月免疫1次。对3~18周龄猪最好用弱毒疫苗免疫,推荐免疫程序:3—5周龄肌肉注射弱毒疫苗,剂量为每头1 ML;6-18周龄肌肉注射弱毒疫苗,剂量为每头2mL。

  (五)疫苗使用注意事项

  1、蓝耳病疫苗只用于接种健康猪。接种该疫苗前应该查实猪群是否做好了猪瘟、伪狂犬等疫病的防疫,如果不确定,建议首先补免猪瘟脾淋苗2头份,间隔7天以上再接种该苗。疫区猪群接种更应注意,潜伏期接种该苗会引起更严重的临床症状及病变。非疫区或受威胁区的猪群,如果不能进行实验室检测确定为阴性猪,建议拿到该疫苗后先做小群实验,随机抽取10头左右按计量接种疫苗,观察3-5天,没有严重不良反应,再全群推广免疫。

  2、疫苗使用前应恢复至室温并充分振摇。这样一方面保证疫苗的均匀度,另一方面可以减少疫苗注射时的冷刺激。

  3、接种用器具应无菌,注射部位应严格消毒。一些养殖户缺乏无菌意识,认为注射器、针头在开水中烫一下,或用开水冲一冲就行,其实这样并不能起到灭菌的目的。建议接种疫苗前把注射器、针头放锅中蒸或煮15-20分钟,冷后再用。如果不能达到一猪一针头,建议最少一窝一针头,每注射一头猪就用酒精棉球或碘酊棉球消毒一次(该苗为灭活疫苗,这样做不会影响效果),防止针头感染引起大群发病。

  4、对妊娠母猪应慎用,避免引起机械性流产。疫区或受威胁区需要普免猪群,建

  议对妊娠第一个月及妊娠最后一个月的猪不要免疫,这两个时期更易引起机械性流产。妊娠母猪有疫苗反应时,一定不要用地塞米松脱敏,防止药物性流产。

  5、接种后,个别猪可能出现体温升高、减食等反应,一般在2日内自行恢复,重者可注射肾上腺素,并采取辅助治疗措施。临床应用发现有出现过敏的猪群,一般有杜洛克或皮特兰血统的猪群过敏几率较大,应特别注意;血统越纯、日龄越小,出现窝发性过敏的几率越大。

  6、疫苗开封后,应限当日用完。

  7、剩余疫苗、疫苗瓶及注射器具等应无害化处理。

  8、屠宰前21日不得进行接种。一方面要保证屠宰猪食品品质;另一方面,该疫苗为灭活疫苗,短期内起不到有效保护,免疫空挡近20天,免疫空挡期感染变异蓝耳病,猪群得不到有效保护。

  9、疫苗免疫不是万全之策。一种传染病的发生,需要传染原、传播途径及易感畜群三个条件,缺一不可,猪群变异蓝耳病疫苗免疫只是把易感畜群变成变异蓝耳病非易感猪群,如果猪场生物安全措施不利,不能有效减少或切断传播途径,猪场中变异蓝耳病病毒数量大、毒力强,免疫猪群也可能发病!

  10、不要盲目加大疫苗免疫计量。盲目加大免疫计量,只会增加不良反映,而不会增加免疫效果。根据灭活疫苗的免疫特点,一定要做二次免疫,不能图省事采取一次大计量注射的办法。育肥猪可以根据体重适当增加注射剂量,如50公斤左右的猪可以注射3ml/头猪。

  11、拿回场的疫苗外部消毒后使用或存放。疫苗发放或销售点往往来往人员复杂,易受污染,猪场采购疫苗或药品的人员,回到猪场后,所有衣服、鞋子及交通工具都要消毒,疫苗用消毒水浸泡一下再存放或拿入猪舍使用,防止把病原“买”回猪场。

  (六)药品预防

  主动保健在仔猪、小猪的饲料中添加黄芪多糖原粉,100~200g,500kg饲料)、支原净、抗生素等保健药物,可有效防治蓝耳病及其他疫病的发生。

  八、规模猪场猪蓝耳病的治疗

  本病尚无特效药治疗,在加强饲养管理的同时,治疗主要是针对病猪进行抗病毒、解热、消炎。常用的药物包括、泰乐菌素、长效土霉素、金霉素、四环素、恩诺沙星、阿司匹林综合抗生素等广谱抗生素作临时辅助疗法。

责任编辑:  

猪易数据

热门讨论

产品直通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