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技术 > 猪病防治 > 猪病大全 > 病毒病 > 除了霉菌毒素,还有那些潜在危险毒素呢?
作者:佚名来源:生猪养殖大讲堂时间:2015-12-24 08:16点击:次
![]() 近年来,猪肉安全事件频发,但有些猪因为饲养条件的原因,从诞生的时候,就开启了毒素积累模式,为人、兽双方的食品安全问题埋下祸根。 毒素来源一:疫苗 注射疫苗是猪场普遍选择的措施,因为这样能避免疾病在猪群中的爆发和流行,通过生产管理降低经济损失,提高生产效率。 仔猪期最常用的是猪瘟、链球菌、伪狂犬和口蹄疫这4种疫苗,一般来说,如果猪舍内卫生条件良好,饲养得法,不需要再额外增加苗剂。但很多猪场,即便达到较大规模,也很难避免卫生、饲养条件上可能出现的问题,而从养殖户本身来讲,为了提高产量和成活率,宁愿多打疫苗,认为这样就可以确保“万无一失”,以求心安。 有趣的是,与此相对,很多疫苗公司都在免疫程序表中提出建议,尽管疫苗不会像抗生素药品那样留下有害残留,但对于高品质的生猪来说,疫苗打得越少越好。 毒素来源二:喂饲重金属和瘦肉精 有很多养殖户称自己曾给猪饲料中拌有机砷和硫酸铜,使猪保持皮毛发光的状态,但同时也引发排便黑亮,出现半中毒状态。铬、锌、砷、硫酸铜等作为微量元素,在添加剂中是允许使用的。以微量元素——砷为例,虽然有剧毒,但微量的砷可以让生猪增重,提高皮毛的色泽,对原虫类疾病也有治疗作用。但是,重金属元素在食品类中的添加,一定要严格控制用量,因为除了会使猪中毒以外,这些元素还会污染土壤以及地下水。 瘦肉精已经是养猪行业内公开的秘密。常见的瘦肉精有三种:沙丁胺醇、莱克多巴胺、盐酸克伦特罗,都属于β-兴奋剂,原本用于治疗哮喘病,自从发现这些物质能增加生猪瘦肉率后,就应用到养猪行业当中了。在上世纪90年代初,瘦肉精曾作为创新技术,在各地都得到大力的推广。大剂量用在饲料中可以促进猪的增长,提高瘦肉率,减少脂肪含量,但长期食用这样的猪肉对人体会产生很大的危害。此外,猪肉中的瘦肉精残留率之高,现已被证明会造成人体神经中枢中毒甚至死亡的现象产生,同样,也会导致儿童性早熟。
责任编辑:宋美丽 |
猪病防治 | 猪病解析 传染病 呼吸道病 寄生虫病 繁殖疾病 兽药常识 消化道病 猪病大全 |
猪群保健 | 保健方略 疫苗免疫 添加剂进展 中兽药进展 |
锥嗡茄?/strong> | 公猪饲养 空怀母猪 妊娠母猪 哺乳母猪 乳猪/仔猪 保育猪 育肥猪后备猪 |
遗传育种 | 品种图谱 引种指南 人工授精 品种介绍 遗传育种 |
猪病图谱 | 细菌病 病毒病 繁殖病 营养代谢病中毒病外科病内科病寄生虫病猪解剖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