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技术 > 疾病防疫 > 繁殖疾病 > 仔猪断奶后易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作者:佚名来源:谷实农牧时间:2012-05-09 09:39点击:次
断奶仔猪易出现的问题 断奶意味着仔猪不再通过母乳来获取食物。仔猪需要一个适应过程(一般为1周),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断奶关”。这期间若饲养管理不当,仔猪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 1、生长倒扣 断奶仔猪由于断奶应激,断奶后的几天内食欲较差,采食量不够,造成仔猪体重不仅不增加,反而下降。往往需1周时间,仔猪体重才会重新增加。断奶后第1周仔猪的生长发育状况会对其一生的生长性能有重要影响。据报道,断奶期仔猪体重每增加0.5千克,则达到上市体重标准所需天数会减少2-3天。 2、仔猪腹泻 断奶仔猪通常会发生腹泻,表现为食欲减退、饮欲增加、排黄绿稀粪。腹泻开始时尾部震颤,但直肠温度正常,耳部发绀。死后解剖可见全身脱水,小肠胀满。 3、发生水肿病死亡 仔猪水肿病多发生于断奶后的第2周,发病率一般为5%-20%,死亡率可达100%。表现为震颤,呼吸困难,运动失调,数小时或几天内死亡。尸检可见胃内容物充实,胃大弯和贲门部粘膜水肿,腹股沟浅淋巴结、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眼睑和结肠系膜水肿,血管充血和脑腔积液。 发生机制 1、仔猪生理特点 仔猪整个消化道发育最快的阶段是在20-70 日龄,说明3周龄以后因消化道快速生长发育,仔猪胃内酸性环境和小肠内各种消化酶的浓度有较大的变化。 仔猪出生后的最初几周,胃内酸分泌十分有限,一般要到8周以后才会有较为完整的分泌功能。这种情况严重影响了8周龄以前断奶仔猪对日粮中蛋白质的充分消化。哺乳仔猪因母乳中含有乳酸,使胃内酸度较大,即pH值较小。仔猪一经断奶,胃内pH值则明显提高。 仔猪消化道内酶的分泌量一般较低,但随消化道的发育和食物的刺激而发生重大变化。其中碳水化合物酶、蛋白酶、脂肪酶会逐渐上升。
责任编辑: |
猪病防治 | 猪病解析 传染病 呼吸道病 寄生虫病 繁殖疾病 兽药常识 消化道病 猪病大全 |
猪群保健 | 保健方略 疫苗免疫 添加剂进展 中兽药进展 |
锥嗡茄?/strong> | 公猪饲养 空怀母猪 妊娠母猪 哺乳母猪 乳猪/仔猪 保育猪 育肥猪后备猪 |
遗传育种 | 品种图谱 引种指南 人工授精 品种介绍 遗传育种 |
猪病图谱 | 细菌病 病毒病 繁殖病 营养代谢病中毒病外科病内科病寄生虫病猪解剖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