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频道

主页 > 技术 > 遗传育种 > 遗传育种 > 原种猪场开展种猪选育需要做好哪些工作

原种猪场开展种猪选育需要做好哪些工作

作者:佚名来源:猪e网时间:2010-11-12 10:45点击:

  作为原种猪场,在做好常规性的生产管理工作同时,究竟应该如何开展种猪选育?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做好工作:

1、做好日常生产记录, 定期总结,掌握家底

  原种猪场的日常档案繁多,包括种猪系谱卡、公猪配种计划表、采精登记表、配种纪录表,母猪配种产仔登记卡、仔猪出生与断乳转群记录表、免疫注射记录表等等。为掌握公、母猪繁殖性能,每次生产变动,都必须有完整纪录,并且每周一小结以发现生产问题,以便下周及时调整;每月一汇总,报告场级领导掌握动态;每半年及年终都必须进行全面总结,对公母猪生产性能进行排序,以便作好下阶段配种、生产计划。

2、建立育种核心群、区分种猪扩繁群

  一个规模化的原种猪场,一般种猪群年更新比例都在30%左右,通常是在2~5 胎的原种群中挑选同窝仔数多且无遗传疾患、体型外貌符合要求并生长速度快的留做后备进行补充。但为了加快世代更替,提高选育进展水平,一般拟采取头胎留种,争取一年一个世代。为此,必须建立育种核心群,区分种猪扩繁群。

3、核心群的选育方法 核心群组建后,原种猪场的育种工作主要在核心群进行。

性能测定的注意事项

  (1)为保证选留种猪准确性,供测猪应在尽可能同一分娩季节中选择,时间力求接近。

  (2)测定猪管理:一要按常规程序做好预防注射与驱虫,一般在60~70 日龄内进行。二要尽量减少环境误差。同类供测猪的圈舍、圈养头数、饲料营养、饲喂方法等条件要保持一致。测定舍由固定的饲养人员饲喂,力求供测猪待遇一致。

  (3)为降低人为误差,测定技术人员应相对固定,尤其是应用B超进行活体背膘测定时更不能轻易变换。

  母猪配种和繁殖阶段终选 这时后备种猪已经过了3 次选择,对其祖先、本身生长发育和外形等方面已有了较全面的评定。所以,该时期的主要依据是个体本身的繁殖性能。

对下列情况的母猪可拟再次淘汰:

  (1)至8 月龄后毫无发情征兆者;

  (2)在一个发情期内连续配种3 次未受胎者;

  (3) 断乳后2~3月龄无发情征兆者;

  (4)母性太差者;

  (5)产仔数过少者。

  公猪性欲低、精液品质差,所配母猪产仔均较少者淘汰。为此,基础群的组建及后代各阶段的选留时同血统内无论公、母均应多选15%~25%备用,以保证各世代群体规模及血缘。 根据国内外经验,一般来说,猪场只要能严格按照测定和选留程序,坚持做4~5 个世代,猪群质量均能取得明显提高。如果能参与区域性联合育种,实施精液交换,建立血缘联系,扩大育种核心群规模,指数分析将更加准确,选育进展也将共同加大。

  因此,做好本场的测定选育是基础,开展场间联合是方向,各原种场应摒弃市场竞争的狭隘观念,融入全国联合育种的大家庭,为育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瘦肉型猪品系做出应有贡献,届时也才能在全国种猪市场继续保有一席之地。

责任编辑:  

猪易数据

热门讨论

产品直通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