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从事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研究工作,在猪禽营养代谢与调控、饲料资源开发、生物饲料添加剂研发和健康环保饲养技术等领域取得突出的科研业绩。近二十年来主持承担科研课题30余项。发表论文70多篇,培养博士3名、硕士3名。科研成果获奖10项。由他作为第一完成者取得的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3项,其中“用酶技术开发大麦及高麸型饲粮及其产业化研究”成果获2002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规模化猪、禽环保养殖业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获2007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一系列成果转化后,取得较显著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职称职务
1. 副院长、研究员、首席专家(B类)
2. 浙江省人大常委
3. 浙江省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委员
4.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5. 浙江省畜牧产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理事长、主任
6. 浙江农科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主要学术兼职
1. 江南大学博士生导师
2. 浙江省知识界人士联谊会副会长
3. 中国动物营养学会常务理事
4. 浙江省畜牧兽医学会副理事长
5. 中国畜牧协会猪业分会理事
研究方向
1. 畜禽营养与饲料转化减排研究
畜禽遗传、免疫、环境对营养需要的影响,不同饲养制度和不同生产力水平下的饲养标准制定;新饲料资源营养价值评定和饲料抗营养因子降解调控技术研究;营养素平衡与调控技术集成,实现氮、磷、能、重金属减排,环保型饲料产品研发与产业化。
2. 畜禽营养调控与健康养殖研究
益生菌创制及其对畜禽的微生态健康调控;建立以16S rDNA为基础的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分析动物肠道菌群多样性的技术平台;研究中国饲养背景下的SEW养猪技术体系;控制药物残留的饲料饲养技术。
3. 优质猪肉生产技术体系研究
猪肉品质的形成机制与分子标记研究;优质猪肉基因表达及其营养调控和饲养技术体系研究。
4. 畜禽环境控制与养殖设备工程
液体饲喂系统与动物健康养殖的生物学基础;液体饲喂系统自动控制技术及其设备国产化;畜禽舍微环境对畜禽健康水平的影响,适宜饲养环境参数及其微环境调控设备研发。
论文与著作
1. 徐子伟. TOH间隙法测定不同类型公羔体成分沉积的研究.核农学报,1990,(3)
2. 徐子伟. 配合饲料霉变发生规律及贮藏技术研究.中国粮油学报,1991,(1)
3. 徐子伟. 生长绵羊毛-体营养分配解析以及动态营养需要探讨.中国动物营养学报,1991,(2)
4. 徐子伟. 生长绵羊的营养物质转化规律研究.畜牧兽医学报,1993,(2)
5. 徐子伟. 同位素稀释技术在动物体成分研究中的应用.动物营养研究进展,1994,(6)
6. 徐子伟. 鸡、猪对血粉的氨基酸真消化率及其受蛋白酶调控影响的研究.动物营养学报,1996,(3)
7. 徐子伟. 理想蛋白质模式在肉鸡非常规型饲粮中表达的探讨.动物营养研究进展,1997,(9)
8. 徐子伟. 大麦对猪、鸡的优化饲用模式探讨.饲料营养研究进展,1998,
9. 徐子伟. 去盲肠鸡和正常鸡测定的饲料氨基酸消化率可加性比较.畜牧兽医学报,1998,(1)
10. 徐子伟. 无公害猪肉生产的营养调控技术.畜牧与兽医,2002,34
11. 徐子伟.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法评定豆粕产品质量初探.中国粮油学报,2003,18(5)
12. 徐子伟. 氨基酸铁在大鼠小肠中的吸收及组织中沉积研究.动物营养学报,2003,15(3)
13. 徐子伟. 花粉提取物对早期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粮食与饲料工业,2003,9:
14. 徐子伟. 氚水(TOH)法活体测定鸡体成分的技术要点.动物营养研究进展,2004,
15. 徐子伟. 不同酶制剂对降低大麦、小麦和黑麦粘性的作用.浙江农业学报,2004,16(1)
16. 徐子伟. SEW—健康养猪的战略选择.中国猪业发展大会特邀报告,2004,11
17. 徐子伟(指导博士生论文). 大鼠对氨基酸螯合铁吸收和转运特点的研究.畜牧兽医学报,2004,1
18. 徐子伟(指导博士生论文). 虾片饲料双滚筒干燥生产工艺及初步配方筛选的研究.农业工程学报,2006
19. 徐子伟. 循环经济环保养猪模式实践.中国猪业发展大会会刊(高层论坛特邀),2006
20. 徐子伟. 规模猪场的健康环保养殖技术系统研究与运行.中国猪业发展大会会刊(高层论坛特邀),2007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