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技术 > 猪病防治 > 呼吸道病 > 如何能有效控制保育舍内猪的呼吸道疾病传染
作者:康大夫 编辑来源:互联网时间:2009-02-24 10:09点击:次
近几年来,我国许多地区猪场的保育舍流行着一种死亡及淘汰率极高、严重影响断奶仔猪生长发育的疾病,此病以全身器官组织的病理变化、多系统进行性功能衰竭为特征。临床上被称为仔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ost-weaning multisystemic wasting syndrome ,PMWS)。该病多发生于4~16周龄的猪,以5~12周最为常见,较少感染乳猪。仔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征是一种慢性、进行性高致死率的疾病,受感染的猪群发病率约为5%~60%,病死率达到10~80%,存活的病猪发育明显受阻,变为僵猪。
一、病原及病因:
断奶猪多系统衰弱综合征(PMWS)的其它病原包括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蓝耳病 PRRSV)、猪瘟病毒(HCV)、猪伪狂犬病病毒(PRV)、细小病毒(PPV)、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P)、多杀性巴氏杆菌(P.M)、副猪嗜血杆菌(HPS)、链球菌Ⅱ型(SS-Ⅱ)、沙门氏菌(Salmon.suis)、肺炎支原体(M.hyo)、附红细胞体(E.suis)等。饲料中的霉菌毒素以及通风不良、饲养密度高、天气变化、疫苗注射、转栏混群等应激因素是诱发该病发生的主要原因。 二.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断奶后仔猪出现呼吸急促、困难(过劳式呼吸)、咳嗽、食欲减退,渐进性消瘦、生长迟缓、皮肤苍白或黄疸,精神沉郁、被毛粗乱,堆拥在一起,部分病猪皮肤出现紫红色斑点,有的还伴有出现腹泻或神经症状。患猪体表触摸感觉淋巴结肿大。该病多发生于出生后4~16周龄的仔猪,以5~12周最为常见,较少感染乳猪。死亡率很高,受感染的猪群发病率约为5%~60%,病死率达到10~80%,存活的病猪发育明显受阻,变为僵猪。
三、诊断: 由于严重的仔猪断奶后多系列衰竭综合征经常是多种病毒、细菌性及支原体疾病混合感染的结果,临床极易误诊为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伪狂犬病、猪瘟或弓形体病,但总体来说,本病在病理变化方面与其它疾病有较明显的特点,首先表现在病理性损伤的广泛性,发病猪几乎全身主要组织器官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病理性变化。 解剖已死亡或即将死亡的病猪,可见呼吸系统的变化为肺间质增宽,表面有红色至灰褐色斑点,继发细菌感染后肺脏可见化脓病变;免疫系统的变化为全身淋巴结肿大,肉芽肿炎症,特别是腹股沟、肠系膜和颌下淋巴结显著肿大;确诊可采取病死猪的脾脏,淋巴结和肺脏进行实验室诊断以确诊病原,实验室诊断可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IF)、免疫过氧化物酶单层试验(IPMA)或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等方法。
责任编辑: |
猪病防治 | 猪病解析 传染病 呼吸道病 寄生虫病 繁殖疾病 兽药常识 消化道病 猪病大全 |
猪群保健 | 保健方略 疫苗免疫 添加剂进展 中兽药进展 |
锥嗡茄?/strong> | 公猪饲养 空怀母猪 妊娠母猪 哺乳母猪 乳猪/仔猪 保育猪 育肥猪后备猪 |
遗传育种 | 品种图谱 引种指南 人工授精 品种介绍 遗传育种 |
猪病图谱 | 细菌病 病毒病 繁殖病 营养代谢病中毒病外科病内科病寄生虫病猪解剖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