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技术 > 技术原创 > 专家教授 > 樊福好 > 继承免疫学与现代猪病的发展
作者:樊福好来源:中国猪e网时间:2009-01-13 14:13点击:次
谨记:生命属于弱碱性。 ——之抗应激药物 抗应激药物,其实不外乎是一些多种维生素和电解质的添加物。这类物质的添加对于减少现代养猪生产中维生素的缺乏症有一定的作用,但过量的添加往往会影响动物的食欲,造成了生产成本的增加,最终的结果只能是得不偿失。 若添加了酸性的电解质则危害更大。 抗应激药物的使用也要适可而止,不能盲目滥用。 ——之激素 使用激素的目的是为了生产的统一步调。如催产素、发情调节剂。 但激素的使用扰乱了机体的内分泌规律,打破了机体的内分泌平衡。 ——之血浆蛋白 美国一家公司早年倡导了早期断奶技术,回首往事,确实有很多经验教训值得我们反思,该公司最初提出早期断奶技术的原意却是为了促成在饲料中广泛使用血浆蛋白粉。 血浆蛋白的使用提高了营养,但也造成了许多新的疾病的出现。尤其是猪源血浆蛋白的使用,扰乱甚至是破坏了猪机体的免疫功能,自体免疫病和免疫紊乱的出现就不足为怪了。 疯牛病已经给我们造成了惨痛的教训,我们不能再在这样的路上越走越远了。 ——之“自家苗” 中国大陆的“自家苗”,其实是偷换了概念,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家苗,充其量只是一些病损组织加上防腐剂所制造出的匀浆物,并没有经过实验室的纯培养过程,其在生产上的实际作用至今无法考证,只是人们侥幸心理的一个产物。 但由于这种物质所造成的猪群免疫紊乱的现象给人了确切的证据,因此人们不得不怀疑2006年发生的猪群“高热”与此有联系。或者说,使用这种所谓的“自家苗”也与猪群近年来PSY下降有一定的关系。 ——之药物保健 为什么要实行加药断奶技术?推测该技术可以让仔猪在接触环境时,迅即将进入仔猪体内的环境中病原杀死,防止病原体侵入仔猪体内。 这个假设通过实验室验证后,是很成功的。但经过十几代猪的生产验证,却发现仔猪的饲养难度在逐渐加大,猪的免疫容量在逐渐下降,其对疫苗的反应敏感度大不如从前。因此目前看来,加药断奶和加药保健对养猪业的威胁有许多相同之处。 ——之加药断奶 为什么要实行加药断奶?推测该技术可以让仔猪接触环境时,将环境中即将进入仔猪体内的病原杀死,防止病原体进入仔猪体内。 在实验室中,这样的假设经过验证,是很成功的。但经过十几代猪的生产验证,却发现仔猪的饲养难度在逐渐加大,猪的免疫容量在逐渐下降,其对疫苗的反应敏感度大不如从前。加药断奶与加药保健对养猪业的危害有异曲同工之效。 ——之零时免疫 零时免疫,也称为超前免疫或乳前免疫,该做法的出发点就是为了避免所谓母源抗体对疫苗的影响。在仔猪未吮乳之前免疫,理论上看,好像避免了母源抗体对疫苗的干扰作用。但实际上,疫苗进入机体后,要经过机体很长时间的处理过程,疫苗中的抗原才能刺激机体发生免疫学的反应。生物学反应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而不是像很多人想象的那样跟物理化学反应那样简单。 现在的人们往往根据疫苗接种后抗体的升降来评价疫苗的效果,其实这是非常片面的标准。在某些病原体的作用下,往往是抗体滴度越高,机体受到的损伤越严重。 零时免疫的采用,造成了机体产生对猪瘟疫苗毒和猪瘟病毒的免疫麻痹现象,此时,猪瘟疫苗毒和猪机体和平共处,即使感染猪瘟病毒,猪也不再出现临床上可见的猪瘟症状,但这些猪只却成了长期的带毒者。这些带毒的猪对整个生产体系来说,可以说是后患无穷。 因此,零时免疫的采用是造成中国猪病日益复杂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之随胎免疫 随胎次免疫的目的其实很简单,就是为了给仔猪提供足够高的母源抗体。但这些母源抗体对仔猪所提供的主动免疫能力其实是非常有限的。况且随胎次免疫的疫苗也只是很少的几种,大部分环境中的病原体对猪只的危害被我们大大地忽略了。 若是在怀孕期间给猪进行疫苗接种,则大大损伤胎盘内的胎儿的免疫系统,特别是佐剂更损伤了胎儿免疫系统的功能,出生以后的免疫功能变得更差。 若是在夏季进行随胎免疫,则免疫效果十分不理想。春秋两季对种猪进行免疫的传统做法值得推荐。另外,对于猪瘟疫苗而言,若是在怀孕期间给母猪接种,则猪瘟疫苗毒会导致仔猪小脑发育不全而引起先天性震颤(Congenital Tremor) ——之消毒 因为免疫系统形成的压力主要来至微生物世界,所以在现代养猪生产中使用了极其大量的消毒药,虽然这些消毒药确实能消灭大量微生物,但也削弱了机体的免疫系统的免疫能力。 当猪群发病时,进行紧急消毒是非常必要的。可是,一旦平时过度使用消毒液,不但不是锦上添花,反而是画蛇添足,有时候甚至是帮倒忙。 ——之全进全出 为什么要实行全进全出(或全出全进)?据推测是,此方案可以净化病原,保持环境洁净无菌抑或少菌状态。实行“全进全出“虽然短期内可以大幅度提高养猪生产的效能,但长期跟踪发现,整个猪群的免疫能力会迅速下降,一旦到了免疫临界值,则逐渐会出现生产上的发育问题和健康问题。 尤其是在现代养猪生产中,绝对不能采用“全进全出”这样的策略去培育后备猪,因为这种做法损伤了猪的继承免疫力,使猪的免疫容量逐年降低。 ——之断尾 最初对新出生的仔猪剪掉尾巴,是为了防止“咬尾症”的发生。还有一种让人啼笑皆非的理由是,猪摇动尾巴消耗了大量能量,影响了猪的生长,所以剪掉猪的尾巴就更加名正言顺了。 剪掉尾巴,避免了咬尾的发生,但却造成了猪的长期的慢性疼痛,这是一种典型的削足适履的做法。实施断尾的猪,其生活力大大下降,免疫容量也被大大削弱。 经过长期验证,在现代养猪生产中,实施断尾操作完全是多余的,甚至是错误的。当猪群真正发生咬尾的时候,应该深刻反思饲料配方和环境的影响。尤其是要充分考虑在饲料中增添盐份和碱性物质。 ——之剪牙 在现代养猪生产中,另外一种“削足适履”的做法是剪掉仔猪的牙齿,理由是不剪掉牙齿的仔猪在打架和吮乳时都会造成损伤。美国普渡大学的试验证明,剪掉牙齿以后,母猪和仔猪的外伤虽然减少了,但抵抗力和吮乳能力却被大大削弱了。该大学的试验还证明,如果仔猪不剪掉牙齿,母猪和仔猪确实出现了外伤,但均是一些比较浅表的外伤,伤口也会很快出现愈合。 我们的试验还证明,只要调整饲料配方,完全可以避免过多的争斗出现,避免吮乳对母猪乳房造成的损伤。 ——之去势 为了保证猪群中不留作种用的公猪的快速生长,猪场对小公猪施行了阉割手术,但是,阉割可造成猪机体免疫力的下降;在实践中,人们还发现,发生猪副嗜血杆菌的仔猪以去势小公猪居多,这种现象给出的提示是,外伤性操作(去势、剪牙、断尾等)是造成猪副嗜血杆菌、链球菌和猪鼻支原体感染的重要原因。 目前留给我们的选择只有两条:要么像欧洲国家那样取消去势操作,要么在实施外伤性操作时,进行抗生素的预防治疗和消毒。但前提是,不滥用抗生素,否则抗生素也将变得无效。 ——之多点饲养 为了防止不同猪群(仔猪、保育猪、育成猪和种猪)之间病原谱差异性产生,在现代养猪生产中采用了多点饲养,形成了独立的猪群、独立的病原谱,各猪群采用各自独立的饲养管理模式。 采用多点饲养,短期内保证了猪群的健康,但各猪群之间的隔离却削弱了猪群对环境微生物的适应能力,影响了免疫系统(尤其是影响了保育猪免疫系统)的充分发育,从而影响了继承免疫的充分产生。
责任编辑: |
猪病防治 | 猪病解析 传染病 呼吸道病 寄生虫病 繁殖疾病 兽药常识 消化道病 猪病大全 |
猪群保健 | 保健方略 疫苗免疫 添加剂进展 中兽药进展 |
锥嗡茄?/strong> | 公猪饲养 空怀母猪 妊娠母猪 哺乳母猪 乳猪/仔猪 保育猪 育肥猪后备猪 |
遗传育种 | 品种图谱 引种指南 人工授精 品种介绍 遗传育种 |
猪病图谱 | 细菌病 病毒病 繁殖病 营养代谢病中毒病外科病内科病寄生虫病猪解剖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