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年9月份湖北省黄石市某猪场发生了15日龄左右的仔猪,以发烧、咳嗽、关节肿胀、黄疸、贫血为主要特征的传染性疾病。经过流行调查,临床症状、病理剖检、结合实验室诊断和治疗效果,确诊为“副猪嗜血杆菌病继发猪附红细胞体病”。在采用了综合防制措施后,发病率由原来的65%下降到9%,死亡率由原来的34%下降到7.3%,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现将防治中的工作报告如下,供同行参考。
1 发病情况与流行学调查
该场9月份产仔房哺乳仔猪存栏740头。9月中旬突然发病,主要侵害15日龄左右的仔猪。急性发病的猪只发烧、共济失调、死亡突然迅速,往往来不及治疗,死亡率很高。慢性感染发病的仔猪生长迟滞、贫血、黄疸、关节肿胀、消瘦。到了35日龄还不能断奶,且大多数仔猪为弱仔和僵猪。哺乳母猪因仔猪的食欲下降或不食造成母猪的泌乳功能减退、乳腺萎缩而少乳或无乳,最终仔猪因长期饥饿,引起营养不良而衰竭死亡。而1-10日龄左右的仔猪很少受到侵害或无临床症状表现。发病后用氟本尼考、阿莫西林、环丙沙星等药物进行治疗和预防,均起效不大。经过统计,截止本月底仔猪发病了481头,发病率为65%;死亡了252头,死亡率为34%。而且病情还在继续蔓延。
通过进一步调查发现该场饲养管理混乱,特别是产房排粪沟长期得不到有效清除、消毒,苍蝇密集、鼠害严重,栏舍里的通风设施不良导致产房里氨气刺鼻。常规消毒经常得不到保障,产仔舍一直在连续生产,没有通过严格的清栏、消毒和实行“全进全出制”。
2 临床症状
根据发病程度和病程长短不同表现将临床症状分为三种类型:即急性型、亚急性型和慢性型。
2.1 急性型: 体温41.5℃左右;全身发紫,指压褪色、颤抖、共济失调、侧卧、可视粘膜发绀;吃奶正常的仔猪突然发病、死亡迅速,有时来不及治疗,死后口鼻流血;病程1d。
2.2 亚急性型: 体温40.5-41℃;精神沉郁、食欲废绝、咳嗽、喘气、呈腹式呼吸、关节肿胀、跛行、便秘、转圈或不愿站立;有的病猪表现两后肢麻痹、卧地不起、全身肌肉颤抖;耳朵及四肢发红,后逐渐弥漫全身;眼结膜发炎、大多数出现呼吸窘迫引起死亡;病程2-3d。
2.3 慢性型: 体温39-40℃;少食或不吃奶;两眼深陷或一侧流泪;两耳、胸前、腹下及四肢发绀,可视粘膜苍白,有轻度黄染;被毛粗乱、干咳、呼吸深而长;两前肢呈关节炎症状,抬举困难或站立不稳;粪便呈棕红色或黄色;反应迟钝,逐渐消瘦,最后因营养不良、贫血、衰竭死亡;病程10-20d。
3 病理变化
3.1 急性型猪只: 主要表现为典型的皮下水肿和肺水肿,纤维素性的脑膜炎、心包炎、腹膜炎和关节炎。损伤部位可见浆液性或纤维素性炎性渗出物。
3.2 亚急性和慢性猪只: 血液稀薄、色淡、血液凝固不良;皮下组织水肿、黄疸、肌肉苍白;淋巴结水肿;胸腔、腹腔有大量的淡黄色积液,胸膜脂肪轻度黄染;肺脏水肿、出血或呈虾肉样病变;心包积水、心外膜出血;肝肿大变性、出血、黄染、表面有轻微黄色条纹或白色病灶;肾呈暗黑色;脾肿大、质地柔软、边缘增厚;胆囊鼓胀、胆汗浓稠;肠粘膜有不同程度的炎性变化。
4 诊断
4.1 由于本次疾病的大多数表现与其它传染病(如喘气病、链球菌病)相似,因此将有典型症状,取没有通过抗菌素治疗的猪只新鲜病料5份,立即送往华中农业大学病毒室做细菌分离培养,同时做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副猪嗜血杆菌感染得到了肯定。药敏试验头孢噻呋为高敏药物。
4.2 附红细胞体的血液直接检查: 取耳静脉血一滴加等量生理盐水混匀、推成薄片,盖上玻片,在400-600倍显微镜下观察,可见红细胞表面有呈球形、杆状、逗点状及颗粒状各异的虫体。虫体有张力作用并不停的摆动、翻动呈不规则状运动。
4.3 血片染色检查: 取耳静脉血(或抗凝血)涂片。1000倍显微镜下观察。发现红细胞体表有许多圆形、卵圆形、杆状紫红色虫体。虫体折光性强,中央发亮,形式气泡,即附红细胞体。
5 综合防制措施:
5.1 治疗措施:
A.消毒:用百毒杀1:200的浓度进行地面和空气消毒,一天一次。
B.速解灵(辉瑞):0.5ml/头,肌肉注射,一天一次,连用3d。
C.贝尼尔:5-7mg/kg,深部肌肉注射,间隔48h一次,连用3次。10%富来血1.5ml/头;复合VB 2ml/头,一天一次,连用3d。
D.对重症猪只:10%葡萄糖50ml+Vc 2ml+安钠咖2ml,混合缓慢静注。
E.猪用代乳粉(商品名奶妈奶)营养成份:CP≥23%,Ca 0.5-1.1%,P 0.4-0.8%,Ly≥1.4%,粗脂肪≥10%,粗纤维≤0.3%,粗灰分≤9%。按1份奶粉和9份水混合均匀替代母乳,自由饮用。此方法配合治疗是减少死亡、拯救弱仔和僵猪的特效方法。
5.2 预防措施
A.加强饲养管理和兽医的卫生防疫工作。增设、改善通风设施,减少氨气等有害气体的排放,净化栏舍空气。
B.对猪舍及周围的环境、道路、进行全面彻底的清理和消毒。将该产房分成几个小单元,实行“全进全出制”。
C.对哺乳母猪的产前、产后7天,用强力霉素300g/T+纽弗罗50g(折纯)/T+洛克沙胂80g/T拌料,预防母猪继发感染。
D.仔猪:用速解灵分别在1日龄、7日龄、15日龄,肌注0.5ml/头作三针保健。
E.对场内的老鼠、苍蝇、猪体上的蚧螨进行杀灭。切除病源传播。
6 讨论与小结:
副猪嗜血杆菌病又称“革拉泽氏病”,它能引起猪的多发性浆膜炎和关节炎,是目前影响养猪业的典型细菌性疾病。其主要症状表现为关节炎、咳嗽、消瘦、被毛粗乱。主要侵害2-4周龄的猪只。由于副猪嗜血杆菌十分娇嫩,在做实验室细菌分离培养时,病料必须是新鲜、没有被抗菌素干扰的才能有效进行。
附红细胞体是一种原虫病。在目前养猪业中原发性的一般少见,而继发感染的在国内报道中已屡见不鲜。特别是在饲养管理不当或应激条件存在时很容易发病。该场发生的附红细胞体病就是一起典型的由急性副猪嗜血杆菌病感染后转为慢性时的一种继发病。在首先控制住了副猪嗜血杆菌病后,附红细胞体病也很快得到了有效控制。
随着养猪业的不断发展,副猪嗜血杆菌病在我国各地猪场引起的感染发病已很普遍了。由于饲养技术管理不当,使得该病日趋流行,危害日渐严重。因此该场的饲养管理不到位,生物安全措施不得力,通风设施落后导致通风不良等因素是造成本次发病的主要诱因。
联系人 王军
联系电话 027-87010229
地址 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文化路信合大厦14楼
邮编 430200
电子信箱 whjinlong@whjinlong.com
企业网站 http://www.whjinlong.com://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