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规模猪场,由于寄生虫病很少引起猪只的大批死亡,所以往往不受重视。因此,猪蛔虫、猪疥螨、猪囊尾蚴等体内外寄生虫在不少猪场依然存在。有数据表明,因寄生虫病而造成的经济损失,一般可占到养猪利润的5%~8%。
1.猪场常见寄生虫病
据调查,目前危害规模猪场的主要寄生虫有猪蛔虫、猪疥螨、猪毛首线虫、弓形虫和猪囊尾蚴等,尤以猪蛔虫和猪疥螨最常见。
(1)猪蛔虫病 猪蛔虫属大型线虫,主要寄生于小肠,幼龄猪感染率在60%以上,高于成年猪。感染本病的仔猪,生长发育受阻,一般可使猪的日增重下降5%~10%,饲料转化率下降8%~15%,多数可能成为"僵猪"。
猪感染蛔虫病后,可造成脏器的损伤和病症,导致咳嗽加剧,呼吸困难,虫体数量较多时,会堵塞肠道。蛔虫的代谢产物及分泌的毒素,可引起猪只体温升高、痉挛、麻痹、腹泻、呕吐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死亡。
(2)猪疥螨病 疥螨病俗称为疥癣或癞病,主要寄生于体表真皮层,引起猪只慢性或过敏性皮肤病,一般猪场的感染率可达30%~60%。肉猪疥螨感染,可使日增重降低8%~10%。
疥螨病一般多发于冬季和初春,通常起始于眼、颊、耳部,然后向背部、体躯两侧、后肢及全身蔓延。由于疥螨口器分泌毒素,刺激神经,可引起猪只剧痒、组织损伤、脱毛及患部水疱、痂皮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死亡。
(3)猪毛首线虫病 猪毛首线虫又称为鞭虫,主要寄生于猪的盲肠,虫体前细后粗,故而得名毛首线虫;整个外形似鞭子,故又称其为鞭虫。据调查,一般规模猪场该病的阳性率为30%~50%,对养猪生产的危害极大。
猪毛首线虫严重感染时会引起贫血、消瘦、腹泻,排出水样血便等。剖检可见盲肠和结肠粘膜有出血坏死、水肿和溃疡等病变。
(4)弓形虫病 弓形虫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重要寄生虫病。规模猪场如果暴发该病,猪群死亡率可达60%以上。临床表现主要为体温升高,怀孕母猪发生流产、死胎等,病重猪1周左右死亡。
据观察,初期感染弓形虫的病猪,多数没有明显症状;急性病猪除体温升高外,鼻腔流涕,呼吸困难,体表淋巴结肿大,胸、腹部皮肤发绀或有淤血斑。剖检病变主要在肺部,肺明显肿大,表面有出血点和灰白色坏死灶。
(5)猪囊尾蚴病 猪囊尾蚴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重要寄生虫病,是由猪肉绦虫(又称链状带绦虫)引起的一种绦虫幼虫病。主要寄生于猪体内横纹肌等部位。侵入人体后若寄生于脑部则可引起严重的神经症状,甚至死亡。
此病多呈慢性病程,病猪被少量虫体寄生时,一般不显症状;大量虫体寄生时,则可引起消瘦,贫血,前肢僵硬,连续短咳,呼吸困难,发育不良等。宰后检验时,一般可在猪的肌肉组织或其他脏器内发现猪囊尾。据此可以确诊。
2.寄生虫病的综合防控措施
规模猪场预防寄生虫病的发生和流行,必须采取综合预防措施。
(1)加强防疫卫生工作 制定科学的防疫制度,认真做好卫生消毒工作,对所有的饲养用具、车辆、栏舍、场地、走道等应用紫外线和消毒剂定期消毒,猪群转栏、母猪产前都要认真进行全身性的清洗消毒,以减少、切断寄生虫的感染机会,粪便、污染物等应堆积发酵或作沼气原料等,进行无害化处理。
(2)提供均衡营养物质 规模猪场应根据猪的不同生长时期、不同生理阶段的营养需求,提供合理均衡的营养物质,以提高猪体的免疫力和抵抗疾病的能力。每次饲喂的饲料应清洁、新鲜,严防霉烂、污染,若用水生植物饲喂,一定要先洗干净;禁止用未经煮熟的鱼虾、贝类,或食堂、饭店泔水、下脚料饲喂。另要保护好猪场饮水水源,粪堆、垃圾等应远离水源,确保水质清洁。
(3)做好定期检测工作 规模猪场应定期做好寄生虫病的检测工作(如粪便、血清检测等),凡从外地引进的猪只,应先隔离饲养,经全面检测确保无寄生虫等病后方可转入生产区猪舍混群饲养;对全场猪群及饲养人员也应定期进行检测或健康检查,以监控不同阶段和不同时期猪群的寄生虫感染情况,及时掌握疫情,以利有计划地进行驱虫工作。
3.寄生虫病的有效驱虫药物
不少规模猪场寄生虫病不能得到有效控制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驱虫药物选择不当。一些药物的频繁过量使用,导致耐药性和药物残留等问题的发生。为有效控制规模猪场的寄生虫病,应合理选用高效、广谱、低毒、适口性好、投药方便、无残留、不易产生耐药性的药物。
(1)驱除胃肠道寄生虫的药物 常用药物有抗生素类、四氢嘧啶类、有机磷化合物类等。如阿维菌素和伊维菌素(害获灭、灭虫丁)是一类脂溶性药物,广谱驱线虫(猪蛔虫)和杀灭外寄生虫(疥螨),对宿主无"三致"作用,口服或注射均可,使用剂量为每千克体重0.3毫克,休药期为14天以上。左旋咪唑是广谱驱消化道、呼吸道线虫的药物,内服、肌注、皮下注射均可,一次剂量为每千克体重7.5毫克,内服休药期5天,注射休药期7天以上。
(2)驱除外寄生虫的药物 常用的有阿维菌素、敌百虫、双甲脒、螨净等。敌百虫虽属低毒驱虫药,但安全范围比较窄,因其价格低廉,杀虫效果良好,常用于驱除外寄生虫和胃肠道线虫,内服剂量为每千克体重80毫克,休药期7天以上。螨净(新灭、二嗪农)为有机磷杀虫剂,常用于喷擦,严重感染猪可间隔10~15天重复用药1次,宰前休药期应在14天以上。
(3)抗原虫类药物 对弓形虫和球虫,在发病初期或轻微感染时,可用磺胺类药物,也可配合使用效果显著的抗菌增效剂。如磺胺-6-甲氧嘧啶,单独内服剂量为每千克体重60~80毫克,也可配合使用甲氧苄氨嘧啶(TMP)每千克体重14毫克,连用3天,休药期为5天。磺胺二甲嘧啶(SMZ)每千克体重70毫克,配合使用TMP每千克体重14毫克,连用3~4天,休药期为5天。
4.合理的驱虫方案
规模猪场的驱虫方案,根据寄生虫的生活史和流行病学,大致可分为预防性驱虫和治疗性驱虫。
(1)不定期驱虫 一般在出现寄生虫感染症状后才进行驱虫。采用这种驱虫方案的缺点是猪场寄生虫问题较为严重,而忽视了轻度感染所导致的经济损失。
(2)一年2次定期驱虫 一般为春季(3~4月)进行第1次驱虫,秋冬季(10~12月)进行第2次驱虫。这种驱虫方案容易操作,目前已被很多猪场采用。但2次驱虫时间间隔较长,而多数寄生虫的生活史周期较短,很可能在此期内寄生虫已发育繁殖了1~2个世代,极易造成重复感染。
(3)阶段性驱虫 妊娠母猪转入产房前2周驱虫 1次;保育仔猪2月龄左右驱虫1次;后备种猪转人种用生产前2周驱虫1次;种公猪每年驱虫3次。这种驱虫方案的优点是能较好控制规模猪场寄生虫的感染,缺点是驱虫时间分散,增加了操作难度。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