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该病病因复杂,一般为猪瘟(HC)、蓝耳病(PRRS)、Ⅱ型圆环病毒(PCV-2)、伪狂犬(PRV)等一种或多种病毒与猪传染性胸膜肺炎(APP)、副嗜血杆菌(HP)、链球菌(SS)等多种细菌或弓形体、附红细胞体等多病原的混合感染,临床上较难控制,治疗效果不理想。此次猪病大规模爆发原因,根据作者在市场调查及走访情况,有以下因素,供同行业参考。 |
1 应激因素
“猪无名高热”这一疾病,06年以前已经在华东、华南地区发生过,几次疫情都发生在夏季温度较高季节,所以,热应激是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诱发因素。在猪场生产各个环节中,应激原不断增多,而暴发此病正直气温较高季节,许多猪场猪舍饲养密度过高、通风能力低下,加上热应激的影响,使猪群抵抗力明显下降。
在实际动物生产中,各种各样的应激原会使动物产生或强或弱的应激,并最终影响动物正常生产性能潜力的正常发挥。在夏季持续的高温应激中,机体呼吸频率和血液循环加快以促进散热,使氧化作用加强,脂肪、蛋白质分解加快,产热量增加,导致呼吸供氧不足。由于消化道的蠕动加强,胃液、肠液、胰液的分泌、肝糖原生成等受到破坏,使胃肠消化酶的作用和杀菌能力减弱,呼吸道、黏膜抵抗力及肝脏解毒功能减弱,猪体热平衡被破坏,抵抗力下降,易引发疾病。
接种疫苗虽然是作为现代饲养不可或缺的一个程序,但也是一个经常存在的应激原因素。现代养殖场在接种疫苗过程中,由于疫苗质量、接种时间、操作方法等都对猪体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应激,有的还会造成免疫效果的差异,出现免疫紊乱、免疫麻痹,甚至导致免疫失败。厌食是免疫应激期的典型症状之一。大量研究证明,当动物遭受免疫原刺激时采食量都会下降,此刻会影响到猪体生长发育,致使平均体重降低;所以,在夏季注射疫苗前后时应加强对应激因素的调控。
2 引种
自05年10月份猪价下跌以来,养猪业一直处于亏损状态;同时,由于猪价下跌,许多猪场在外地收购了大量猪苗和引进种猪,由于没有经过严格程序检疫,在引进猪苗和种猪时候,将不同地区的多种病原体带回猪场,埋下了此次疫病暴发的隐患。人们常说:“惟有源头活水来”,养殖要得到长足的发展,除了要加强猪场的饲养管理外,在引进种猪及猪苗的过程中,更要严格把关。
3 保健意识淡泊
纵观此次猪群发病情况,多以散养及中小型规模养殖场发病居多,最后才蔓延至规模化、集约化猪场。在江西,部分地区养殖技术人员还在原始养殖的观念上,保健意识淡泊。老百姓对猪瘟、伪狂犬、口蹄疫等疫苗接种不重视,消毒措施不严格;如规模化猪场在夏季高热季节消毒平均一天两次,而散养及部分中小型猪场是一个星期一两次,部分小猪场几乎还没有消毒这一概念,多数养殖技术人员还在“无病不防、有病治疗”的传统观念下养殖。
责任编辑:陈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