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防止饲料营养流失,首先要找准是哪些环节可能造成流失、是怎样流失的,然后采取有效的、针对性的措施加以防范。
1.采购环节
采购人员如果责任心不强、又不懂基本的饲料营养知识,不知道各种饲料原料的特性,就有可能采购一些性价比不适宜的原料,甚至是伪劣原料。比如有的蛋白粉标示的粗蛋白很高,而实际上可消化利用率很低,氨基酸也短缺且不平衡,其使用价值与价格不符。这是很大的隐形损失。有时还可能采进假鱼粉、假豆粕、假血浆蛋白等等,其代价是昂贵的,收益是甚微的,甚或是负收益。
所以,养猪企业要挑选品德好、负责任、业务精的人从事采购工作,实行严格管理,筛选合格供方,把好第一道关口,为养猪降本增效打基础。
2.检验环节
感官检验方面,稍有疏忽或不内行就可能造成低、劣质饲料原料入库影响使用效果;实验室检验方面,往往重视常规指标的检验,如粗蛋白、钙磷等的检测,但忽视了其它一些重要指标如氨基酸、粗纤维、灰分、豆粕抗营养因子等的检测。假如不检测这些指标,则缺乏对某些饲料原料真实性、最本质的认识,作饲料配方时也没有营养素的可靠依据,肯定会造成间接的浪费,其生产效果也会大打折扣。案例:有种鱼粉经检测粗蛋白达到63%,但粗纤维达到12%,灰分达到22%,赖氨酸只有1.3%。
正常的鱼粉粗纤维0.5%-0.8%,灰分12%,赖氨酸4.5%-5.2%。当时豆粕售价为2400元1吨,好鱼粉售价为5200元1吨,棉(菜)粕950元1吨,而这种假鱼粉卖3000元1吨。当地有不少的养猪和养鸡户买用该鱼粉。经销商愿意以1300元/吨卖给我们,本人断然拒之。我认为:用这种鱼粉不如用棉(菜)粕。
本案例对我们的启示是:第一,对于重要原料一定要进行检测再决定是否使用,不要花钱买亏吃;第二,在你决定购买更便宜的原料之前,先要确切的知道它的养分含量。
3.加工环节
饲料加工的温度、粒度都会影响营养的效价。使用颗粒饲料的猪场其调质器的制粒温度
控制在70度即可,温度过高则会使维生素和酶类添加剂遭受破坏。此外,颗粒饲料里面的粉末含量不应超过7%。使用粉料的猪场,原料粉碎粒度要适宜,过粗过细都不好,过粗消化吸收不好,过细则粉尘增多被除尘器除掉,同时费时耗能,还可引起胃溃疡。制作猪饲料不宜采用高转速的粉碎机,锤片不能过度磨损,网筛不能破。粉料粒度的合适范围:仔猪饲料400-600微米,中大猪饲料700-800微米,生产型公、母猪饲料1000-1200微米。
还有配料秤的精准度,也会影响饲料配方执行的正确性,如误差过大,则造成配方失真,导致饲料使用效果变化、成本的变化,可能发生损失。故此,每周甚至每天都要检校配料秤,将配料误差控制在0.3%以内。
4.储存环节
表现在储存环节的损耗主要是三方面:一是霉菌污染,使饲料使用价值降低甚至废弃;二是虫害和鼠害,虫害消耗原料营养使品质变坏;鼠害直接消耗饲料,并带菌带毒,危害极大。据报道:1只老鼠一年可吃掉粮食12千克,可传播病原体20余种。因此,猪场、饲料厂要高度重视仓储管理,保持饲料库的干净干燥和良好的通风状况,防止饲料霉变发生,并有必要在配合饲料中适当添加脱霉剂;同时要加强灭虫和灭鼠工作,从虫口和鼠口夺粮。三是储存过久,导致饲料不新鲜、适口性不好、营养损失。解决办法是:缩短库存周期,饲料现配现用,保持新鲜度。
责任编辑:陈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