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众所周知,在决定养猪效益的诸多因素中,品种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好的品种可以提高商品猪的效益。那么什么才是好的品种呢?只有适合的才是好的!为什么这么说?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剖析。 |
众所周知,在决定养猪效益的诸多因素中,品种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好的品种可以提高商品猪的效益。那么什么才是好的品种呢?只有适合的才是好的!为什么这么说?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剖析:
1、什么是好品种?
作为养猪来说,好的品种要有好的商品回报,即好的利润。那么我们从商品猪饲养过程中知道,利润主要和猪的增重或生长速度、抗病能力、饲料回报、以及肉质风味等有这重要的关系。生长周期短、瘦肉率高、饲料摄入相对较少的、增重速度相对快的都可以定义成好品种的标准。但很多养殖业者将这一要求当做好品种的唯一标准,这显然是盲目的、片面,也是不科学的。
我个人认为好品种要从三个方面来衡量:
首先是其适应能力,一头猪,一个猪群如果想在一个地方生存首先要适应当地的气候组成、营养结构、疾病构成以及其他自然与人工环境,所谓适者生存,生存不是以谁长的快为前提的,而是以谁能适应为前提的,如果猪群适应性低,那么就会导致引种后的应激反应,降低其自身效益,甚至导致群体的报废;
其次是繁殖能力,适应能力强的猪群如果加之稳定的繁殖能力,这个猪群就可以在本地长期存在,但我们看到很多养殖业者反应“好品种”的猪繁殖能力低下,那么我要问一个问题,你所引进的种猪是否具有良好的繁殖能力呢?如果没有,就不要抱怨,如果有,就要看看是否适合你的养殖条件了。
再次才是生长潜力,我所说的是潜力,而不是能力。因为潜力是要挖掘的,能力是自身带有的。很多猪场根本没法发挥猪群自身的生长能力,就更不要说发掘生长潜力了,这么多年,有多少猪真正达到3.0的料肉比了呢?可以这么说:自繁自养的猪场都没有根本解决前述的两个问题,外购仔猪的猪场通常忽视了猪群的适应力以及其因繁殖能力而遗传下来的生长潜能。
所以说,作为养猪业者要想在这个行业存活发展,首先要考虑自繁自养,并且一定要考虑猪群的适应能力、繁殖能力以及生长潜能。
2、为什么要选择好品种?
正如我前面提到的,好品种具有好的适应能力、好的繁殖能力、好的生长潜能,这些是创造养猪最大的效益的必要前提。
3、种猪场销售给我的是好品种吗?
这个问题我是这么看的,种猪场是以繁育种猪为目的的猪场,同时也要从其繁育的种猪上面获取利益,那么这个利益的获取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品种血缘的利润,常规的商品猪种猪品种无外乎兰德瑞斯(长白)、大约克(大白)、杜洛克等,这些品种各具特色,而品种下面又分成各种品系,如丹系、美系、英系、法系等,那么问题关键出来了,由于国别、民族习性、育种方向的差别致使每个品种的不同品系都具有经济价值上的区别。一些品系主要作为繁殖用母本,那么这个品系的繁殖性能就较为突出些,一些品系主要作为商品猪母本,那么这个品系的生长潜能较为突出些,但无论父本作为繁殖还是商品用途,其不可或缺的就是生长潜能。用老话说就是:母猪好,好一窝,公猪好,好一坡。由此可见公猪对于商品猪场猪群生长的影响。
但近年来,我国一些地区的消费者对于红肉需求较大,促使了种猪繁育与引进朝着瘦肉型,甚至绝对瘦肉型发展,那么从品种上说常规品种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个别猪场选择那种瘦肉超多的种猪作为父本和母本,繁育出的种猪体型健美,肌肉发达,但这种猪由于瘦肉率过高,体内的脂肪以及一些原本存在脂肪的器官、系统发育受到了影响,特别是生殖系统。另外由于胎儿的生长发育在子宫完成,要求子宫具有良好的伸缩性,同时也要求腹腔具有足够的空间延展性,而瘦肉率过高的母猪腹部紧绷,腹腔空间延展受到限制,胎儿生长受到限制,产道活动性降低,极易导致难产。同时由于体内脂肪数量少,激素系统也受到影响,繁殖机能严重下降。很多母猪都是3胎左右就淘汰了。
另外,近年来我国不断引进新外系品种猪,种猪价格国内销售甚至在5000以上,对于来说,我个人认为并没有太大的必要。因为国外种畜供应商首先考虑的是种畜销售利润,这就要求有合适的引种周期,那么作为专业销售种猪的供应商来说,销售出的种猪如果可以达到自己的繁殖效力,那么未来利润就会很低。所以很多新美系的种猪到达国内繁殖几代后,其本身与后代都存在着生产能力退化的迹象。而我国近些年已经不止一次的从国外引进相同的品系,那么就意味着:要么品种退化,要么无法繁殖。
我的建议是:大力发展本地品种为主的母猪群,稳定引进常规品种品系母猪!
首先,本地品种或者称本地繁育品种,这样的母猪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对当地的气候、饲料组成等能很好的适应。同时因其在本地长期存在,所以具有良好的繁殖能力
其次,常规品种与本地品种具有比较稳定的疾病抵抗能力,对本地实际疾病构成具有很好的适应性,加之合理的管理,能创造较好的效益
再次,引种成本较低,风险也较低。养猪是长期稳定的投资与回报,炒作品种永远不能成为其保值的手段。
责任编辑:綦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