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频道

主页 > 技术 > 技术原创 > 专家教授 > 樊福好 > 继承免疫学与现代猪病的发展

继承免疫学与现代猪病的发展

作者:樊福好来源:中国猪e网时间:2009-01-13 14:13点击:

         预备知识
         为了进一步理解现代养猪业与现代猪病的演进关系,首先阐述两个重要的概念:继承免疫和免疫容量。
亲代通过内、外环境将其免疫能力(immunility)传递给子代的现象,称为继承免疫(inheritic immunity);研究亲代通过内外环境将其免疫能力(immunility)传递给子代机理的科学,称为继承免疫学(inheritic immunology)。
免疫系统是机体对抗内、外界感染的重要构造,免疫系统的免疫功能的形成压力主要来自于微生物世界,这种免疫功能形成机理主要包括:
内环境:亲代携带抗体等免疫因子的直接作用,由其构成母源免疫力,并传递给子代(机理一);抗抗体的作用——机体对某一抗原(Ag) 可以产生特异性抗体(Ab1) , Ab1 上的独特型又可导致抗独特型抗体,针对外来抗原的抗体分子(Ab1)可变区上Id可刺激机体产生相应的抗Id抗体(Ab2)。Ab2具有与外来抗原相似的氨基酸排列顺序或空间构型,它能够在体内模拟始动抗原的作用(机理二);外环境:亲代携带抗原对子代的直接刺激作用(机理三);亲代所携带低剂量抗原的持续刺激所导致的免疫耐受(机理四)。其中耐受方面的形成方式主要包括:克隆去除(clone deletion): 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的克隆去除;克隆无能(clone anergy) :T细胞处于无反应状态;主动抑制:指自身反应性淋巴细胞的活化被其他潜在的抑制性淋巴细胞抑制的过程;旁路抑制(bystander suppression):调节性T淋巴细胞迁移到全身淋巴器官,直接抑制效应细胞的产生或通过释放非特异性细胞因子抑制特定器官的TH1细胞活化,阻止病理免疫反应的产生和发展。
免疫容量(Immune Capacity):机体免疫功能的衡量指标,是一个重要的功能性概念,由抗体、补体、淋巴因子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等共同构成,但这些构成成分并不直接和机体的免疫容量正相关。
概述
现代化养猪业历经数十年风风雨雨地发展,各种现代化养猪的新概念和新技术层出不穷。但是,对于这些概念和技术,至今人们仍然褒贬不一,关于这些概念的争论也有愈演愈烈之势。
简单回忆和整理现代养猪业的PSY(每头母猪每年提供的上市商品猪数量),不难看出,PSY出现逐渐衰减的趋势,这种趋势不得不引起人们深刻反思。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改变思维方式已经成为养猪业中的当务之急。
本文将根据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生产单位的相关研究资料按照遗传育种、营养、健康管理和生产管理的顺序对这些概念进行剖析,希冀提醒人们重新思考这些概念。
——之杂交
现代养猪业中广泛使用杂交技术,尤其是远缘杂交,充分利用了杂交优势,对提高猪群的日增重和饲料报酬以及改善其它的生产性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现代化的养猪企业中也形成了众多的杂交配套系,杂交配套系的使用已经成了养猪业中的重要内容。
但是,盲目的杂交,尤其是远缘杂交,对保持动物的遗传稳定性却起到了非常严重的破坏作用,特别是对动物的免疫系统的稳定性破坏更大,大大降低了猪机体的免疫容量。
所以,在进行杂交生产,提高生产性能的同时,也要适当考虑种群的稳定性遗传,尤其在选育种工作中,保持种群的单一稳定性也是重要的工作内容。
——之人工授精
人工授精技术在现代畜牧业中取得了重大进展和突破,对提高畜牧业的生产效率的提高,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促进作用。但是,随着该技术在现代养猪生产中的普及和发展迅速,从而使得自然交配几乎到了销声匿迹的地步。
采用人工授精,确实节省了一大批公猪,降低了生产成本。
但研究发现,广泛采用人工授精,无论是公猪,还是母猪,其免疫容量均大大下降,母猪对后代的继承免疫也会受到严重的影响。。
因此,现在在进行育种工作时,必须适当采用自然交配。在养猪生产过程中,可采用人工授精与自然交配相结合,不但促进母猪母性的产生和公猪的交配能力,而且还是一个不错的符合自然属性的选择。长期的跟踪研究发现,完全采用自然交配,PSY仍然保持在较高水平,并没有降低生产效率;而长期采用人工授精的农场,PSY逐年下降,反而总的生产效率被大大降低了。
——之背膘厚度选育
在现代种猪选育过程中,由于背膘厚度是猪的瘦肉率的重要相关指标,所以人们不断追求猪的高瘦肉率,从而导致育种学家也不断选育背膘厚度逐渐降低的种猪
但研究发现,脂肪含量的降低恰恰与猪免疫力下降直接相关。所以,瘦肉率的提高与免疫力的下降息息相关。瘦肉率的增加,却导致种猪繁殖性能下降、体质变弱,从而也增加了发病率和死亡率。
——之配合饲料
现代养猪生产中的另一个重要现象是全面使用配合饲料,尤其是采用颗粒料和粉状饲料,这类饲料的使用对提高饲料利用率做出了重要贡献。但由于研究设计的不严谨性和研究方向的功利性的影响,现代饲料中确实添加了许多不该添加的物质。因为“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和,所以过多添加的物质在实践中起的效果并不如实验室取得的效果明显。反而由于累积性的结果,众多的物质损伤了猪机体的免疫功能,降低了猪群的免疫容量,甚至造成蓄积中毒现象的出现。我们可以戏谑地得出结论:现代养猪业中所使用的饲料存在有一定的“毒性”。
所以重新审视现代饲料配方,适当考虑从猪的生理出发,研制既适合猪生长,又适合猪生理发育的新现代饲料是广大营养工作者的新任务。
——之颗粒饲料和粉状饲料
为了生产管理的方便,现代养猪生产中广泛使用的颗粒饲料和粉状饲料也存在着潜在的危害。研究发现,使用这样的饲料,猪的消化吸收能力虽然能在短期内得到提高,但经过一段时间以后,胃肠功能反而会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抑制,尤其是其大大影响亲代免疫功能对子代的传递过程。现代猪场中出现的较多的猪胃溃疡和消化不良的症状,均与猪的消化功能受到干扰有一定的关系,同时粉状饲料的使用也和呼吸道病高发有潜在的关联。现代研究发现,颗粒料和粉状料中往往带有较多的微生物污染。
所以,必须重视液体饲料在促进猪的生长发育和防止呼吸道病中的优势地位,并且液体饲料也是仔猪、亚健康猪和病猪的首选饲喂方式。
——之高铜
使用高铜饲料的目的是为了提高饲料利用率,防止仔猪腹泻,促进猪只的短暂快速生长。但使用高铜饲料,却破坏了肠道内的菌群平衡,导致维生素缺乏症的出现。大量铜的使用不但污染了环境,也损伤了猪胃肠粘膜,尤其是大量胃溃疡的出现是现代养猪业中必须给予足够重视的问题。
——之高锌
高锌饲料使用的目的是为了防止猪腹泻的产生。与高铜使用的缺点如出一辙,菌群失调症及其后遗症成了高锌饲料使用的副产物。
——之抗菌促生长剂
研究人员认为,使用抗菌物质将猪肠道内的细菌消除,就是消除了肠道消耗营养的微生物,从而使得猪可以获得更为充分的营养,生长速度更快。
但消灭了肠道内的细菌,也同时破坏了肠道内的正常菌群,尤其是破坏了猪肠道内产生维生素的微生物。当猪肠道内的微生物区系被破坏以后,则影响了猪的生长发育。抗生素使用后的慢性肠炎和菌群失调症也成了威胁养猪业的一个大问题。
现代养猪生产中一个“怪现象”就是:一方面将肠道内的细菌用大量抗生素抑制,一方面又使用微生态制剂试图将菌群恢复。
——之酸化剂
酸性物质的使用是近年来养猪业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尤其环状病毒感染猪促进了酸化剂的广泛使用,为了保证猪胃肠对日粮的充分消化,人们在饲料中多添加酸性物。
据说在仔猪饲料中添加柠檬酸、富马酸、乳酸以及复合酸化剂能减少仔猪对断奶、转群和炎热天气的应激反应,酸性物质的使用是近年来养猪业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尤其环状病毒感染的出促成了酸化剂的广泛使用。
酸化剂虽然促进了动物的消化,但由于负反馈的作用,长期添加这些物质,往往破坏了胃的自我产酸能力,同时降低了机体的碱储,导致猪的肾功能受到严重影响。
笔者曾经推荐使用柠檬酸类物质来治疗环状病毒感染的案例,现在看来确实成了我的憾事。
在现代养猪生产中,适当推荐添加碱性(不是化学上的碱,是指含有较多钙、钠、钾、铁、镁等的物质)物质,增强胃的自我产酸能力,增加碱储,提高机体的酸碱缓冲能力,促进肾脏的排泄功能,从而进一步通过内分泌的调节改善肺脏的呼吸功能,对减少呼吸道病的产生“有百利而无一害”。
碳酸氢钠具有调节血液和肌肉酸碱平衡,并有抗应激作用,高温天气使血液中某些离子浓度发生变化,补充电解质可以抵御热应激。添加碳酸氢钠可以提高血液的缓冲能力,添加量为0.5%。

责任编辑:  

猪病防治 猪病解析 传染病 呼吸道病 寄生虫病 繁殖疾病 兽药常识 消化道病 猪病大全
猪群保健 保健方略 疫苗免疫 添加剂进展 中兽药进展
锥嗡茄?/strong> 公猪饲养 空怀母猪 妊娠母猪 哺乳母猪 乳猪/仔猪 保育猪 育肥猪后备猪
遗传育种 品种图谱 引种指南 人工授精 品种介绍 遗传育种
猪病图谱 细菌病 病毒病 繁殖病 营养代谢病中毒病外科病内科病寄生虫病猪解剖学

锐奇数据

热门讨论

热门猪病

产品直通车

百度推广